“名家与我话养生”——李可染:身带病也高寿

正观新闻·正观号 原创

2025-08-15 06:38

我于1986年11月的一天,在北京三里河的一座住宅楼里,采访了著名画家、一代宗师李可染,至今每每回忆起来,仍觉受益匪浅。

李可染在作画

李可染出生于1907年,江苏徐州人。1929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并被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大师林风眠、法国名画家克罗多,专攻素描和油画。1946年,他应大师徐悲鸿的邀请,到北平国立艺专任教授,同时师从大师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中国画教学、研究和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中央美院任教。他从1954年起,3就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致力于中国画的革新,常年深入生活,到大江南北写生,创作一批中国山水画,让古老的中国山水画出现新的勃勃生机。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他的绘画艺术进入成熟期,达到充分抒发情感、表达理念的境界。进入70年代,他的艺术创作进入更加理想的时期,达到“神韵”十足的的更高境界。他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精神和强烈艺术个性的中国山水画,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升华,在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可染野外写生

李可染所创作的中国山水画,也实现了他心中“为祖国山河立传”的夙愿:“在山水画中描绘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其主要思想在于歌颂祖国、美化祖国,把热爱祖国的感情感染给广大人民!”

1979年,他被任命为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1986年5月,“李可染中国画展”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举行,这是他近70年艺术生涯最后一次展览,展出202件作品,代表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江山无尽图》等,还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这个展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每天的参观者川流不息……

李可染为何取得这般了不起的成就?

他在1986年5月的“李可染中国画展”的前言中,对自己做出了这样的总结:“我是一个苦学派。”

20世纪50年代,齐白石与李可染合影

他曾讲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1947年春,经徐悲鸿介绍,他登门拜访齐白石。刚一见面,他就拿出20件作品,向齐白石求教。齐白石的作风是认画不认人,来了客人从不先问姓名。齐白石将他的画铺到条案上,全部看完后对他说:“谁是李可染?你就是李可染吧,你的画才是真正的大写意。”这是齐白石对他的最大鼓励,让他感到分外“幸福”。

此后,他为齐白石研磨铺纸并学习画艺达10年之久。在短短的交流中,在默默的静观中,使他大受裨益……

1950年,李可染与齐白石、徐悲鸿等在中央美术学院合影

李可染在齐白石的感染下,总是特别勤奋,总是专心致志,总是珍惜点滴时间,从而以苦为乐,成为一个“苦学派”……有一年,他在一家杂志社预支100元稿费,一边行走,一边写生,几乎把所有白天的时间都用于行走和写生。他的脚有些畸型,行走对他是件痛苦的事。可是,他硬是穿着经过特殊加工的鞋子走了几个月,鞋子磨破了好几双,后来连衣服也破烂不堪了。他回到家里,就像乞丐一样。

1986年11月,我对李可染进行采访时,他刚刚吃过早餐,夫人邵佩珠在一旁陪伴。他与我在谈完中国画以后,又进入了“健身”的话题……

晚年的李可染与李苦禅合影

当年,李可染已经79岁了。以往,他的身体并不算好,39岁患了高血压,64岁患了心脏病,但这些疾病一直得到了控制,让他成为一个长寿老人。他的头发已经染上灰白色,鼻梁上花镜里藏着一双深邃的大眼睛,神态十分安详,令人感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促使他得以身体健康的因素,一是长年坚持作画写字,二是长年坚持打太极拳,三是晚年坚持“内养静功”。

李可染的画作

李可染长年坚持作画写字,而书画和练“内养静功”是相通的,往往也能起到一种奇妙效果。

李可染的画作

他绘声绘色地进行了这样的表述:“练‘内养静功’要求排除其他的杂念,把意念集中到一点上来,渐渐达到‘入静’的境界,从而调节身体的器官,促进身体的健康。当作画写字的时候,意念也非常单纯,大脑完全被画面、字体所占据,再也不想其他的事情,这和练‘内养静功’的‘入静’是一样的,对身体有很多的好处。”

他断然做出这样的结论:“作画写字是一种劳动,但和其他行业的劳动相比,是一种很舒服的劳动,是一种可健身的劳动。”

李可染的画作

他一生与笔墨结缘,从未离开过条案。每当他在条案前尽兴地作画写字时,思想立刻“专一”起来,眼前只有壮观的画面、遒劲的字体……有的时候,他在隐隐约约之中,总是感到浑身舒服极了!

李可染长年坚持打太极拳,而太极拳是让精神放松和强身健体的最好运动之一。

李可染的画作

他从中年开始,为了锻炼身体,就开始打太极拳。一年四季,他几乎每天都早早起床,躲在安静的地方打太极拳。作为一名画家,他经常外出写生,一走就几个月。杭州西湖、苏州园林、从化温泉、厦门鼓浪屿、长江三峡以及泰山、黄山、华山、庐山、峨眉山、九华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不论走到哪里,他都坚持在下榻旅店附近打太极拳。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基本上做到了天天打太极拳。“太极日月走”——这一诗句对他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

李可染晚年坚持练“内养静功”。他在白天打太极拳,而在午休和晚上入睡之前,又两度练“内养静功”:仰面躺在床上,浑身放松,一边轻轻地、匀称地呼吸,一边将意念集中脐下的丹田……每一次大约练半个钟头。

“李可染艺术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他能很快达到“入静”的状态的状态,脑子里朦朦胧胧,飘飘欲仙,一阵阵地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一股“气流”沿着“经络”移动,有时肚子里还发出胃肠蠕动的声音……此时此刻的身体,有着一种妙不可言的美滋滋感觉。

名家的生活是很难轻松、很难安宁的,李可染也不例外。他依然过着忙碌的生活:每天为一些单位和个人作画写字,有着“还不完的账”;每天收到许多来信,看信和回信占去不少精力;不断接待来自国内各地和国外的一批批客人,时常应接不暇……他怀着一种责任感,总是尽量做好这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徐州市的“李可染旧居纪念馆”

1989年12月5日,李可染去世,尽管他在39岁患了高血压,63岁患了心脏病,但依然享年82岁。一代宗师离去了,而一代宗师留下的艺术成果是永恒的!

作者:贾长华

编辑:李鹏

统筹:李丽君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