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音符 风铃寄情

文化路街道办事处 原创

2025-08-14 16:40

竹架上丝线缠绕,宋锦碎片在指尖翻飞,一颗颗莹白珍珠被细心串起,清脆的铃声与欢笑声在社区活动中心回荡。8月14日,农科路社区活动中心内,十余位居民围坐长桌,目光聚焦在手中细密的丝线与流光溢彩的宋锦碎片上。由文化路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与农科路社区举办的“秋日音符,风铃寄情”非遗体验活动正火热进行

“宋锦的纹样像一幅流动的画,每一根丝线都藏着古人的智慧。”工作人员以宋代织锦的千年传承为切入点,向居民们展示了这项被誉为“锦绣之冠”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采用“历史溯源+匠艺实践+创意表达”的立体化活动模式。从风铃的千年历史讲起,追溯至中国古代的“占风铎”,阐释其作为驱邪纳福的吉祥物的文化意义。

手工制作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在工作人员的分步指导下,居民们开始了创作之旅。从裁剪宋锦布片、固定到风铃架,到穿引珍珠、搭配流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耐心与巧思。

活动现场满是专注的身影。模仿宋锦经典的“万字纹”排列珍珠,用渐变色丝线还原宋锦的色彩层次。将象征“福禄双全”的葫芦图案与宋锦碎片巧妙融合。

两小时的沉浸式创作后,一件件独一无二的宋锦风铃挂件陆续诞生。居民们举起作品互相展示,宋锦的绚丽纹样在阳光下投射出细碎光斑,轻轻一碰,便发出“叮铃”的清响,宛如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活动现场,宋锦不再是博物馆里遥不可及的展品,而成为居民手中可触摸、可创作、可带回家的生活艺术品。这种将传统工艺与现代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为非遗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