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子也能踢出花!紫荆山公园毽球爱好者“花式毽球”健身又快乐
开栏的话:“毽”步生花飒飒飒
毽子,又称毽球,古称抛足戏具,用鸡毛插在圆形的底座上制成的游戏器具。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之一,有助于培养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有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至今仍是广受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近年来,郑州市市井坊间、公园广场,随处可见毽羽飞舞,“达人”辈出。他们多为四人一组,运用胸停、弹踢、侧身妙传、大力扣杀等技巧,令小小的毽子在四人间行云流水般传递翻飞,具有较高的竞技性和观赏性。
这些踢毽子“达人”都有哪些绝技?锻炼身体效果如何?谁是最好看踢毽子组合?即日起,记者走进各公园广场,为您展示踢毽达人的风采,也请读者朋友为您喜欢的组合点赞。
灵动的毽球在毽球爱好者的脚尖、膝盖、头顶快速弹跳……8月13日上午9点半,郑州市紫荆山公园北门内,荷花池畔,松柏树下,白发苍苍、双腿略显罗圈、但身板十分硬朗的老张带着老中青几名队友,用一场“花式踢毽”唤醒一天的活力。小小的“毽子”在他们脚下翻飞,不时爆出的高难度动作,令游客不由得喝彩:“公园毽友是有点功夫在身上的。”
今年75岁的老张是市紫荆山公园毽球爱好者的主心骨。他年轻时踢过几年足球,所以双腿略显罗圈,20年前他刚到紫荆山公园踢毽球时,爱到不少游客关注,并吸引不少市民参加,这些人有的刚刚退体,有的当上了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年龄从小50岁,到80多岁,前后有近50人加入,目前稳定有近20人。
很多人刚加入时不会踢,老张就不遗余力地教他们。他还跟大家“约法三章”:踢毽球图的是强身健体,来了都要把心思放在球上,不谈家长里短,只谈健身和养生心得。他很热心,基本上来得最早、走得最晚,谁的水杯忘记了、拍子忘记了,都是他帮忙收着。学过中医的他还懂得一些推拿按摩手法,闲睱时帮助球友调理身体,一些球友在他的帮助下病痛有所缓解。这种“福利”,也增加了团队的向心力,整个团队也比较融洽。
寒来暑往,老张毽球队的人们都对这项运动上了瘾,无论春夏秋冬,只要天气好,大家每天都要到公园踢上一个小时,一起聊聊天,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天长日久,大家不仅球艺渐长,还由球友变成了游伴,偶尔一起去黄河边玩。
今年65岁的退休人员孙师傅,4年前与爱人一起加入了老张的毽球队,当时爱人打太极拳,因用力不当膝盖受伤,俩人又转向打羽毛球,最终选择了加入老张的毽球队,“一开始图的是个娱乐和开心。慢慢发现花式毽球的起毽、停毽、圈毽等动作,可以锻炼脚法、步法、身法,倒勾进攻等还能增强腰腿柔韧性、空间感知能力,通过抬腿、跳跃、屈体等动作提升关节柔韧性及身体灵活性,集中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比较适合自己。”孙师傅加入之后一踢就是4年,“自从踢毽球以后,对身体的好处也显而易见,一开始也有酸痛、拉伤、摔跤,但练久了,身体比原来灵活,腿部力量增强了,单腿站立更稳,时间更长。”
“毽球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太多了,希望你们也加入!”记者离开时,老张诚恳地表示,他们这个团队没有门槛,上至80岁老人、下至7岁孩子,只要真心喜欢踢毽,都能成为其中一员。
郑报全媒体记者 裴其娟 通讯员 刘璀 文 记者 李嘉琦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