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星光里 禁毒“灯塔”照亮安全之路
夏夜的晚风裹挟着美食的香气,在管城区北顺城夜市一条街,霓虹灯闪烁,人群熙熙攘攘。8月11日傍晚,在郑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指导下,管城分局禁毒大队与市白庙强制隔离戒毒所紧密合作,联合北下街派出所及舜华禁毒社工,悄然开展了一场特别的“守护行动”。禁毒社工与民警们携手,在热闹的街巷中摆起了禁毒摊位,他们以仿真毒品模型、禁毒展板以及真实案例讲解为“武器”,为居民群众和食客们筑起一道抵御毒品的“安全屏障”。
摊位刚支起,便吸引了不少驻足的目光。展台上,一个个看似普通的“日常物品”却暗藏危机:大麻饼干与普通曲奇毫无二致,金黄酥脆的外表下却潜伏着大麻成分,食用后会产生致幻效果,让人丧失判断力,甚至诱发暴力行为;指甲盖大小的“邮票毒品”,薄如纸片,却含致幻剂LSD,只需皮肤接触或舌下含服便能引发长达12小时的强烈幻觉;还有上头电子烟,外表时尚,实则暗含依托咪酯等成瘾物质,长期吸食如同慢性毒药,侵蚀身体与心智,甚至夺取生命……这些伪装成“零食”“潮流单品”的毒品模型,让围观者连连惊叹:“原来毒品离我们这么近!”
禁毒民警结合典型案例为众人揭开毒品的“伪装术”。一位民警指着展板上的照片讲述:“去年某地曾发生一起案件,年轻人误食‘大麻饼干’后意识模糊,险些在街头发生危险;还有学生因好奇尝试‘邮票毒品’,导致精神错乱住院数月……”每一个案例背后,都是被摧毁的人生与家庭,触目惊心的故事让食客们神情凝重。民警进一步提醒:“毒品的‘新马甲’层出不穷,它们可能藏在奶茶粉里、跳跳糖中,甚至伪装成‘解压神器’,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对陌生人的‘好意’多留个心眼!”
在互动环节中,一位带孩子逛夜市的母亲询问:“如果孩子遇到他人递来可疑零食,该教他怎么拒绝?”禁毒社工立刻给出建议:“可以教孩子‘三不原则’——不接陌生人的东西、不尝试未知物品、不参与可疑活动,若遇到危险及时找老师或家长。
活动尾声民警向群众呼吁:“禁毒不是一个人的事,希望大家把今晚学到的知识传递出去——告诉家人、朋友、邻居,让更多人认清毒品的真面目。只有全民携手,才能斩断毒品的黑手!”大家纷纷点头响应,有人将宣传手册小心收进口袋,有人拍照记录毒品模型发到朋友圈。
北顺城的夜市依旧灯火璀璨,美食与欢声笑语交织。但今晚,一道特殊的“安全灯塔”在此点亮——禁毒社工与民警用耐心讲解、真实警示,为市民们织就了一张无形的防护网。当毒品的阴影试图靠近时,这份传递的知识将成为最明亮的星光,守护每一份幸福与安宁。(文: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