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黄金地段“沉睡”资产怎么办
城市黄金地段“沉睡”资产怎么办
——郑州市二七区以盘活闲置资产撬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新支点
近日,记者在郑州调研时发现,以曾经的商业地标金博大商场为代表的一批闲置资产,通过精准施策已实现重生。郑州市二七区的探路之举,为全省各地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原商战的标志性建筑,金博大商场是无数郑州人心中的消费记忆。但随着商业格局变迁以及经营管理不善等,这座建筑逐渐沉寂。闲置商场不仅影响二七商圈的整体形象,更让寸土寸金的核心地段陷入资源浪费的尴尬。“金博大商场因连年亏损于2020年3月闭店,闲置面积约6.6万平方米,3年闲置产生亏损约1.5亿元。”二七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在河南乃至全国,大量闲置资产如同散落各地的发展拼图,因缺乏有效整合而难以发挥应有的价值。
“这些闲置资产往往涉及产权纠纷、债务关系、规划调整等多重问题,时间跨度长、盘活难度大。”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王新涛认为,盘活闲置资产是对“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践行。
“绝不能让黄金地段沉睡,绝不能留下历史遗憾。”面对影响较大的金博大商场,二七区委书记樊惠林说,区里建立“闲置资源信息一张图”数据库,分类成立专班,主要领导带队登门拜访产权人,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解决。
省委咨询组调研小组在专题调研中认为,唤醒金博大资产的关键破局点,在于创新推出“政府背书+市场运作”的盘活模式。专门成立郑州二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国有公司对金博大商场进行整体租赁经营、统一管理招商,引入比亚迪·迪空间、金博大LIVE年青力中心等优质项目入驻,让这座老商业地标焕发生机。
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政府层面负责搭建平台、化解矛盾、优化环境,国有公司专注市场化运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如今的金博大门前人头攒动,身着二次元角色服饰的年轻人往来穿梭。这里定期举办二次元动漫游戏展,打开“谷子”经济消费新空间。
除了金博大商场,同样的创新实践已在二七区全面铺开,一批长期闲置的厂房、商场、楼宇得以重生。在赣江路与行云路交叉口,通过保留工业遗存,0143粮食储备库焕新为二七米房时尚创意街区,纯白的建筑群与蓝色露台、连廊等元素构成郑州版“圣托里尼”,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就连一些城区“边角料”,也通过搭建临时停车场、运动游乐场所、惠民超市、生鲜配送等“微更新”,让城区功能更完善、人居环境更舒适。据统计,2023年以来二七商圈已盘活闲置资产9万平方米,片区空置率由20%降至6%,实现年营业额49.5亿元。
“如此不仅打破了资产闲置的僵局,更激活了区域发展的信心。”郑州二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琳说。
金博大商场的重生,折射出闲置资产盘活带来的多重价值。二七区探索形成可复制的“破茧”路径,无须新增土地指标即可形成有效投资,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实现了“盘活一个项目、化解一批矛盾、提升一片治理”的联动效果。
然而,从全省层面看,闲置资产盘活仍面临政策不统一、协调机制不健全、专业力量不足等共性问题。相关专业人士认为,随着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推进,这些唤醒的资源将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支点。
当沉睡资产变身活力引擎,有高度有温度的郑州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