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上班 晚上学艺 文明实践“夜模式”让居民生活“香”起来

上街融媒 原创

2025-08-12 09:26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怡馨 李郑阳 通讯员 冒德卿


初秋的夜晚,香园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花香四溢,40位居民围坐桌前,正全神贯注地跟着花艺老师修剪花枝、搭配花朵。这堂“社区夜校 花伴邻里”主题插花课已是社区夜校开设的第二堂插花课程,因首场试听课反响热烈,不少居民提前一周就预约报名。

插花课现场,玫瑰的馥郁与康乃馨的清雅交织,居民们手中的花束渐渐成形。“李阿姨,您这束花配上满天星真雅致!”一位年轻居民的赞叹声,让原本不太熟悉的邻里相视一笑。两小时里,剪刀轻响伴着笑语,有人分享养花窍门,有人打听下周的戏曲课,原本分散的个体因夜校课程凝聚成温暖的整体。

“我觉得参加这个活动挺开心的。”居民杨斓笑着说,“今天来参加活动的时间也挺好,正好是下班时间,大家都能来玩一玩。老师教得特别仔细,做好的花带回家还能当装饰,非常漂亮。”另一位居民安秋慧也表示:“非常感谢社区开办的夜校,在这里可以学插花,也可以阅读交流,既能让我们的生活丰富起来,也能让精神灵动起来。”

文明是社区最温暖的底色,实践是幸福最生动的注脚。社区夜校作为香园街社区文明实践的亮眼名片,自4月1日开课以来,用精准化服务与多元化课程赢得了居民的心。香园街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朱珊珊介绍说:“今年以来,我们依托党群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通过线上加线下问卷调查,精准挖掘居民需求,推出了非遗手作、健康科普、戏剧培训等六大类课程,打造社区夜校品牌。”

社区夜校课程设置一开始就扎根于居民需求,前期通过走访、问卷、海报征集的200条居民意见,共梳理出文化艺术、健康生活、生活技能、职业赋能、教育培训六大类别并公示,满足居民不同的学习体验。

朱珊珊表示,截至目前,夜校联动社区能人与专业师资,已开展26场课程,惠及居民千余名,形成了周周有课上、处处能学习的浓厚氛围。“课程兼顾‘一老一小’和年轻群体,成为居民下班后的解压站和交友圈,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社区共建当中。”

“夜校的生命力,在于始终和居民需求同频共振。”望着居民们的一张张笑脸,朱珊珊欣慰地说:“从插花课上习得搭配巧思,到戏曲班里练出婉转唱腔,大家不仅学到了实用本领,更在课堂互动中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情谊。”

居民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接下来,香园街社区将根据居民需求,不断完善和拓展新的课程,通过“社区支持+公益资源+居民共建”模式,推动“白天认真工作、夜晚放松生活”的文明实践新途径,鼓励居民在工作之余放下手机、走出家门,充实业余生活,关注自身成长,让夜校成为居民们提升自我的温暖平台。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