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绘山河,墨韵千秋——军旅诗书画家李采

青年看点 原创

2025-08-11 13:23

在当代艺术的璀璨星空中,李采无疑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他以非凡的艺术才华、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诗书画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采,又名子刚,字仲然,号定都山人,1934年出生。1952年,风华正茂的他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投身军旅,奔赴朝鲜战场,参与了红山、开城、上甘岭、金城等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役。在枪林弹雨中,他不仅锤炼了坚韧不拔的意志,更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情感源泉。1954年,李采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期间,他凭借出色的表现多次立功受奖,成为了战友们学习的榜样。1959年,他毕业于沈阳炮校,随后担任一军炮团参谋,继续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1960年,他参与西藏平叛、边疆剿匪等重要任务,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征程中,他的足迹遍布边疆大地。

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李采从未停歇。他先后拜黄胄、李可染为师,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在与黄胄一同随金沙江写生的过程中,他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雄浑壮美,学会了如何用画笔捕捉生活中的生动瞬间;师从李可染后,他更是深受启发,将军事地形学法则融入山水画创作,开创了独特的“等高线山水画”,这种创新的绘画风格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绘画功底,更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新精神,被首长誉为“等高线画家”。为了追寻艺术的真谛,李采八走红军长征路写生,沿着先辈们的足迹,他感悟着历史的厚重与伟大,将这些感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使其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历史底蕴,受到了黄胄、李可染、文怀沙等艺术大师的赞许。

李采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引起了强烈反响。文怀沙、单国强、吕长生、陈长智、张爱萍等各界名人对他的作品均有评鉴讲话和评语,高度评价了他的艺术成就。2015年,在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李采的作品入选中国文化部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七十年七大家》七人画集,且排名在前,被文怀沙、高占祥誉为“七十年来一大家”,并荣获国家画院画展金碑奖,这无疑是对他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

此外,他还获得了众多荣誉,如国家一级美术师、中美协会员、中国中外名人研究会理事等。他的作品被广泛收藏于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等重要场所,还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宾,成为了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使者。

作为炎黄书院执行院长、《神州》杂志墨韵顾问、澳门濠江书画院执行院长、中国书画出版社秘书长等,李采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积极投身于艺术教育和文化传播事业,为培养新一代艺术人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座右铭“雨雨风风笔作乐,朝朝暮暮画为歌”,正是他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在他的笔下,《中华民族七十二圣贤伟人峰》《丝绸之路组画》《八走红军长征路组画》《烽火太行山》等一系列代表作品,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或描绘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或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他对祖国、对人民、对历史的深深热爱和敬意。

李采,这位当代著名的军旅诗书画家,以其坚定的信念、卓越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攀登,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艺术瑰宝。他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品质,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