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送礼功能,逐渐成了抽象乐子人的天堂

知危 原创

2025-08-11 11:50

微信蓝包上线半年有余,微信的社交电商梦有没有达成不好说,但该功能似乎已成为好友间搞抽象乐子的绝佳土壤。

明明是送礼,但礼物的送出和接受过程被弱化,反倒是礼物的内容、礼物在聊天中出现的时机,成为了送礼过程中最有趣的部分。

拿最近流行的玩法来说,有人在微信聊天窗口收到蓝包,上面的文字是 “ iPhone 16 Pro Max 1TB ”,打开一看,麻辣王子地道辣条。

   因为微信蓝包和红包一样,在赠送之前,送礼的人可以自行修改赠语,于是大家把这个功能玩成了抽象,赠语写改成 “ 小米 YU7 宝石绿 ”、“ 华为 Mate 70 Pro ”、“ 索尼 PS5 ”,而内部真正的礼物内容都是几块钱的小玩意。

当然,仅仅是礼物赠语和礼物内容的反差,还不足以构成抽象艺术。送礼物的人往往会假装 “ 礼物名字怎么显示出来了,本想给你个惊喜的 ”,测试对方的反应。收礼物的人则是在拆开礼物看到 “ 电动爬行哪吒玩具 ” 的时候开始无语。

在蓝包里塞什么礼物,更是这个抽象玩法的精髓。

辣条和旺仔小馒头已经是非常人性化的了,至少能吃,电动哪吒玩具、搞怪钥匙扣、丑袜子、丑头饰也都可以用,更抽象的礼物还有 “ 养肾补虚养生书 ”、“ 痞老板语音挂件 ”,除了增加攻击效果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还有人提出更有意思的玩法,就是把微信蓝包用在群聊里,做成抽奖的形式,适合朋友聚会或者团建。礼物的内容决定了这个抽奖是惩罚还是奖励,或者就当作抽盲盒一样,本以为是奖励的时候,抽到一个电动哪吒。

在这样的氛围下,还有商家迎合微信蓝包抽象生态上架了抽象的产品,比如当群友送大家三折叠的时候,你点开后它极有可能是一款三折叠果冻。。。

不过,也不能说以上这种整蛊是纯粹地搞抽象,毕竟按照微信蓝包的规则,只要收礼一方接受了礼物并填写地址,这礼物就送出去了,而且即使对方一直没有接收, 24 小时之内送礼一方也不能撤回。

与此同时,微信蓝包仅仅是微信电商的消费场景之一,其背后还有整个微信小店的生态。所以有人又找到了新玩法,把微信小店的商品转发到对话框,充当表情包的作用。

比如你们正在讨论共同认识的人的迷惑行为、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转发一个 “ 答案之书 ” 的链接到对话框,相当于连发十个问号。

再或者,你们正在聊一些地狱笑话,转发一个 “ 卡皮巴拉木鱼摆件 ”,也能表达一些尽在不言中的情绪。

比起抽象表情包,这种抽象的商品链接,不仅能传达字面意思,而且当你想到 “ 这破玩意还要花钱买 ” 的时候,喜剧效果才是达到巅峰。

微信生态似乎一直有这样的魔力,无论一个功能诞生的时候有多严肃,无论它肩负着多么沉重的引流、商业化使命,到后来都会变为如同表情包一般,玩梗搞抽象的狂欢。

上一个像微信送礼一样被玩坏的,还是朋友圈信息流里的广告位。

   微信蓝包被 “ 玩坏 ”,还是与微信电商的生态环境脱不开关系。与淘天、京东、抖快等电商相比,微信电商的社交属性更强,不以公开曝光的信息流形式展开,而是把入口内嵌到很深的位置,依托微信对话框、朋友圈、视频号、公众号、服务号等一切社交场景出现。

   6 月,微信还推出了 “ 跟朋友一起买 ” 功能,更是把微信生态的社交裂变属性做到极致。该功能和拼多多的拼团功能类似,用户可以发起拼单活动,分享给好友或微信群,多位好友一起下单,达到指定金额可享受团购优惠价。

而且,微信电商的品类分布也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用户进入微信小店浏览商品,在用户未主动搜索某些品类的前提下,优先展示的一定是 10 元价格带的小礼品,大多有着 “ 生日礼物 ”、“ 情侣礼物 ”、“ 可爱创意 ” 等关键词,一时间让人分不清这是大学城的格子铺,还是生活区附近的夜市地摊。

实际上,除了这些便宜小礼品,微信小店中不乏有大量的品牌旗舰店已经入驻,如 OPPO、YSL 圣罗兰美妆、观夏等等,并且早已嵌入视频号直播等带货形式里。

只不过,用户需要在浏览几个靠前展示的商品过后,才能看到单独显示的 “ 品质好礼 ” 一栏,点进更多,才有平价、百元、品质、轻奢四个类目可以选择。

微信小店在商品展示和分类上,明显与其他电商拉开了差距,所有商品围绕着 “ 礼品 ” 这一概念展开,按照用户的送礼需求,用价格段划分商品品类,既不是兴趣电商,也不是货架电商,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交电商。

2024 年初,马化腾表示 “ 今年要全力发展视频号直播电商,电商和广告是相辅相成的。” 当年 8 月,视频号小店更名为微信小店,将电商扩大到整个微信场域。

一位做微信小店推客的人士也向知危表示,微信小店社交属性更强,店铺本身现在没多少流量,很多商品是靠分享才能曝光。

还有,用户浏览的 C 店,尤其是销量几百上千的电动哪吒玩具,“ 其实可能是二道贩子,他们从别的电商平台搬运过来开店,所以很多 C 店价格也比较高。” 上述人士表示,微信小店的商机仍在直播间,以及微信电商主打的推客分佣模式,也就是那些看起来曝光量没那么高的品牌店。

也可以说,普通用户看到的微信小店、微信蓝包,与电商人士在鏖战的直播带货、商品分销,完全是两个世界。这可能也是微信电商在做社交裂变这个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无论如何,虽然现在微信社交电商的生态略显抽象,但它的的确确被大家玩了起来。

而当一个消费场景被玩起来了,它才能有后续的可能,有更高的想象空间,这是一件好事。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