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有爱 共护未来”研学实践 护航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绿城有爱 共护未来”行动部署,8月10日,在郑州市民政局、新密市民政局指导下,西大街街道民政服务站协助新密市民政局未保中心,联合郑州市利生工业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新密市童心缘关爱儿童志愿服务团,在郑州市利生工业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研学励心智·实践出真知”主题活动,25名困境儿童参与其中,在丰富的体验中共享成长时光,度过了充实而温暖的一天。
活动伊始,孩子们走进利生企业展厅,在辅导老师的讲解下探寻课桌椅的诞生历程。从利生记忆长廊追溯企业发展与课桌椅迭代升级的故事,到工艺展示区直观认识生产技术与设计流程,孩子们系统了解了工业产品从设计到销售的全链条,工业认知视野得到有效拓宽。
随后,孩子们穿梭于生物实验室、书法室、未来智能教室等主题空间,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入了解不同功能教室的配置与设计,对学习环境的探索兴趣被充分激发。“注塑奥秘探索”环节中,辅导老师生动解读注塑成型原理、塑料原料特性及丝网印刷知识,引导孩子们思考绿色生产与环保理念,创新思维与环保意识在互动中悄然萌芽。
安全成长是儿童发展的基石。活动中,服务站社工带来的“绿城有爱 共护未来——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成为一大重点。社工结合真实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示,通过通俗易懂的互动问答,将防溺亡知识和自救常识深植孩子们心中,切实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孩子们在积极抢答中巩固了安全知识,还收获了社工精心准备的文创小礼品与棒棒糖,学习热情愈发高涨。
午餐过后,“匠心传承——榫卯木凳制作”环节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在老师的细致指导下,孩子们先是聆听了榫卯工艺的悠久历史与木工鼻祖鲁班的传奇故事,随后便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小木凳的组装中。从辨识榫头与卯眼的结构原理,到亲手尝试拼接组合,大家神情专注、互相探讨,在动手实践中,不仅掌握了基本木工技能,更真切体会到传统工艺“不用一钉一胶却坚固耐用”的独特智慧,在劳动的乐趣中潜移默化地传承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活动尾声,新密市童心缘志愿者为每位孩子送上《弟子规、孝经易解》书籍与防蚊虫手环。一份份礼物承载着沉甸甸的关爱,让孩子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深深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
此次研学实践活动以“学”与“做”的深度融合为特色,为辖区困境儿童提供了难得的成长机会。活动不仅帮助孩子们拓宽了视野、提升了综合能力,更让他们在互动体验中真切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为成长之路增添了一抹亮色。
下一步,西大街街道民政服务站将持续协助新密市民政局推进“绿城有爱 共护未来”行动,不断链接多元资源,策划更多贴合儿童需求的有益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营造更优质的成长环境,全力护航孩子们全面健康、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