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域下的非遗民俗文化”调研分析报告会圆满结束

内蒙辽金院 转载

2025-08-11 00:53

由内蒙古辽金文化院、内蒙古民艺书画院、济南社稷研学院、厦门龙江经典文化艺术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不同地域下的非遗民俗文化”调研分析报告会于2025年8月10日在呼和浩特市成功举办。

本次报告会汇聚了非遗保护专家、民俗学者、文化工作者及高校师生,共计全国400多所高校3000多名高校师生参与调研,共收获4000余份具有参考价值的社会调查研究问卷。共同探讨我国丰富多彩的非遗民俗文化及其地域特色,为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支持与实践经验。

报告会以“地域差异与非遗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及学术研讨,深入剖析了我国不同地区非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保护现状。本次调研分析报告会由举办方组建的编委会进行主要分析报告。

编委会成员分别为:专家顾问黄彦辉、王虹、吴政伟、孙华,主编陈晨,副主编陈贺强、王明昊、梁俊铭、伍文虎、张弘、周恩,编委邵志杰、何浩、卢涛、张杰、刘强、王朝、徐珊珊,编者周鲁泉、郭骁荻、赵竟硕、邓镜江,众人探讨了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适应性发展。

会议设置了专题报告、圆桌讨论及非遗展示环节。在调研成果分享中,团队展示了西北花儿”“岭南醒狮”等非遗项目的生存现状与挑战,强调了数字化保护、社区参与和文旅融合等创新路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非遗民俗文化的保护需兼顾“原真性”与“时代性”,既要尊重传统,也要探索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

主办方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本次报告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一次跨地域、跨领域的合作契机。未来将通过建立非遗数据库、推动校地合作、举办民俗文化节等方式,进一步激活非遗文化的生命力。活动现场还展出了东北地区    的传统手工艺品及民俗表演,让参会者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韵味。

此次报告会的成功举办,为非遗民俗文化的系统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后续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各方表示将继续携手,共同守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生命力。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