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本期特别推荐人物宛传德

书画在线 转载

2025-08-10 21:54

         

宛传德,著名书法家,号潜龙,字江申,安徽庐江人,从事书法创作与教学,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考级中心高级教师,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监考师,香港国际华人书法家协会安徽省分会副主席,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会员,合肥市艺术家协会会员,铜陵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铜陵市电台行风热线栏目组特邀嘉宾,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特聘艺术顾问,书法作品成功获得国家版权局登记。代表作品被中国邮政《时代先锋中华文化人物大典》收藏版纪念邮册全球发行,福建省广电影视集团主办省刊《献礼中共甘大海峡两岸书画名家》精品集,《大家气象》精品集出版。2023年受邀北京第八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由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颁发《文化自信年度人物》大奖。2024年作品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获创作展,得到中国文联罗杨艺术专家的高度点评。受邀中国书法家协会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欣作岳飞《满江红》创作展。2024年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国家文旅部作文化功勋人物全面报道。

宛传德历年参加国家级展赛和社会文化活动三十余次,兰亭群星荟中原名家邀请展,兰亭名家走进苦禅故里邀请展,第十一届全国书法大展,第二届全国青年书法大展,第二届全国册页书法大展,首届全国小品书法展,首届孙过庭奖书法展,首届全国电视书法大展,第二届全国草书大展,首届行书展草书展,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展。

2000年应邀铜陵市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书法展,同年参加铜陵市书法家协会;2002年铜陵市献爱心义务帮扶贫困孩子们教学书法,同年参加铜陵市爱心书法工作者;2005年铜陵市电台行风热线特邀座客嘉宾;2008年汶川地震,在铜陵市首发起爱心捐赠活动;救死扶伤,见义勇为个人事迹,在市新闻联播宣传;2014年应邀上海东方艺术学校书法教学交流活动,创办潜龙书法艺术培训;2015年应邀参加全国在合肥举办传统文化与家文化传播交流会,潜川宛氏家族代表;2015年应邀佛教圣寺敬题:本莲庵(著名石小姐庙);2016年应邀中科大社会科学系客座调研当代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与挖掘;2016年合肥市、县委宣传部授予群众文化宣传先进个人;2016年授合肥市庐江县文化宣传调研一等奖;2016年授合肥市、县文化展演展示综合评比一等奖;2017年应邀书法参展上海东方艺术交流活动;2017年首邀碧桂园集团(合肥)欢迎新业主回家春联书法大展;2018年举办合肥市三下乡(文化,科教,卫生)巡展宣传活动;2019年帮扶贫困孩子教学书法走进庐江县岗湾等社区;2020年积极发起为洪水灾区捐赠急需除病虫害防疫物资10万余元活动,庐江县新闻,人民政府网转载宣传;2021年获“中国梦·名家杯”全国书法二等奖,参展上海,厦门二市;2021年获全国书法大赛“翰墨名人·国茂兰亭”奖,参展人民大会堂;2022年应邀参加出品福建省广电影视集团主办的喜迎二十大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集;2023年获福建省广电影视集团主办两岸书画编辑部出版《大家--气象》作品集;2023年个人事迹及作品被《时代先锋·中华文化人物大典》大型文献类珍藏邮册收录,刊登两个版面,中国邮政全球发行;2024年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沁园春·雪》被国家版权局进行版权登记。

墨韵流芳,德艺双馨——宛传德的艺术人生

在当代书坛的浩瀚星空中,宛传德恰似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他的艺术人生,是一部充满执着追求与不懈探索的奋斗史,是一曲传承与创新交织的华美乐章。

艺术启蒙:根植传统,汲取养分

宛传德出生于安徽庐江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自幼便沉浸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安徽,作为中国书法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书法资源。从古老的甲骨文、金文到秦汉的篆隶,再到魏晋的行草、唐宋的楷书,历代书法名家的经典之作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他的艺术启蒙之路。

在家庭的熏陶和社会的文化滋养下,宛传德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如饥似渴地临摹古代碑帖,从颜真卿的雄浑大气到欧阳询的严谨工整,从王羲之的飘逸潇洒到米芾的灵动多变,他广泛涉猎,博采众长。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着他对传统书法的敬畏与热爱;每一次临摹,都是他与古人对话、汲取艺术养分的过程。正是这种对传统的深入学习和扎实功底的积累,为他日后的艺术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艺术突破:融会贯通,自成风格

艺术的魅力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前提是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宛传德在熟练掌握传统书法技法的基础上,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勇于突破自我,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他深知,书法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情感的表达和精神的寄托。因此,他在创作中注重将个人的情感、生活体验与书法艺术相结合,力求使作品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在书法技法的运用上,宛传德大胆创新,融会贯通。他巧妙地将篆书的古朴、隶书的厚重、楷书的端庄、行书的流畅和草书的奔放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他的作品,既有篆书的金石韵味,又有隶书的波磔之美;既有楷书的规整严谨,又有行草书的灵动飘逸。这种独特的风格,使他的作品在众多书法家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以他的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沁园春·雪》为例,这两幅作品不仅在书法技法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更在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上给人以深刻的震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他用豪放洒脱的笔触,展现了苏轼词中那种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字体的大小、疏密、轻重变化自如,仿佛是江水奔腾、波涛汹涌,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变迁。而《沁园春·雪》则以大气磅礴的气势,抒发了毛泽东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作品中,笔画刚劲有力,墨色浓淡相宜,既有北国的壮丽景色,又有诗人的豪迈情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艺术追求:德艺双馨,服务社会

宛传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更是一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使者。他深知,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自身的审美享受,更在于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因此,他在追求艺术卓越的同时,始终不忘回馈社会,用自己的艺术才华传递正能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多年来,宛传德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和公益事业。他多次举办书法讲座和培训班,免费为书法爱好者传授技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书法人才。他还经常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地,开展书法创作和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书法艺术。在汶川地震、洪水灾区等重大灾难面前,他积极发起爱心捐赠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23年,宛传德受邀参加北京第八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并荣获《文化自信年度人物》大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多年来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做出的贡献的肯定。2024年,他的作品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得到了中国文联罗杨艺术专家的高度点评。受中国书法家协会年度邀请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欣作岳飞《满江红》创作展,这些荣誉和认可,进一步激励着他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推动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内涵:传承经典,弘扬精神

宛传德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他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思考和价值追求。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他通过对古代诗词、名言警句的书写,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书法艺术之中,使人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同时,他的作品也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民族气节。无论是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还是对革命先辈的敬仰,都表达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

宛传德的艺术人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他以执着追求、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他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艺术才华服务社会,传递正能量。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宛传德将继续在书法的天空中翱翔,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代著名书画评论家史峰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