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溪洋‖暑气纹章
作者: 冰溪洋
七月的午后,柏油路蒸腾着扭曲的热浪,空气像一床浸了汗水的棉被,裹得人喘不过气。路边修车铺的老师傅赤着膊,古铜色的脊梁上汗珠滚成串,砸在滚烫的工具箱上,“滋”的一声轻响,瞬间没了踪影。卖冰棍的三轮车在树荫下喘息,泡沫箱盖一掀开,白汽便迫不及待地涌出,与燥热的空气撞出细碎的水雾,转眼又被阳光贪婪地舔舐干净。蝉鸣嘶哑,这是暑气最蛮横的季节,它成了无孔不入的主宰。
人们总抱怨“天热”,却很少细想这无处不在的热,究竟是何物。它融化冰淇淋,蒸腾河面水汽,灼烫铁器,让每个毛孔都在无声呐喊。原来,那令人窒息的灼烧感,不过是看不见的亿万分子在焦躁地狂奔、碰撞——它们越拥挤,越狂乱,这世界便在皮肤上烙下越深的烫痕,如同沙丁鱼罐头般的车厢里,躁动的人群总会蒸腾出更高的温度。
可暑气从不会只带来焦灼——当心神不再仅仅困囿于逃离,暑气深处隐藏的秘密便悄然显现。这令人难耐的热,果真只是需要驱散的灾殃吗?站在白晃晃的烈日下眯起眼,或许能窥见更深远的图景。
田野里,玉米秆正咔咔拔节,每一片舒展的叶子都在奋力擒抱阳光。它们将滚烫的光线,化作体内奔涌的汁液,最终编织成鼓胀金黄的籽粒。老人们念叨“人是铁饭是钢”,那饭食里蕴藏的能量,追根溯源,无不是被囚禁的太阳之火。灶房里的妇人熬粥时,总不疾不徐:“小火慢炖才入魂。”锅里,米粒在温柔的沸涌中,完成了一场由生硬倔强到绵软温顺的蜕变。生命自初始便与热唇齿相依:池塘的蝌蚪,需春水温床方能挣破卵膜;母鸡以羽翼下的恒暖,唤醒蛋壳中沉睡的脉动;就连奔涌的血液,也倚仗着胸膛里那座不熄的熔炉。
这生命的薪火,却也暗藏凶险。高烧不退的孩子会在惊厥中颤抖,暴晒的路面能煎熟一枚鸡蛋,去年夏天,村口那株老槐树,沧桑了半世纪,一截枯枝便被霹雳引燃,烈焰吞噬后,徒留焦黑的骸骨指向苍穹。生命宛如田垄间的青苗,渴求阳光催熟籽实,又恐惧无情的曝晒灼焦叶片。亦如铁匠铺里烧红的胚件,需投入烈火锻打塑形,却万不可永锢其中,否则终将化作一滩无用的铁汁。
暑气蒸腾间,它也在悄然塑造人们对世界的丈量。幼时指尖触碰火炉的剧痛,从此烙下了“烫”的警戒线;夏日午后课堂里昏沉的意志,铭刻了热浪如何瓦解专注;连那句古老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也是用温度在耐心上刻下刻度。而当人们默念“心静自然凉”时,实则是在体悟:同一股热浪下,不同的心绪竟能孕育迥异的感知。树荫下摇着蒲扇的老人悠悠道:“热天好过,冷天难熬。”岁月早已将酷暑,酿成了他们陶罐里的生活智慧。
村口的老槐树下,是纳凉人汇聚的岛屿。有人赞叹:“今年庄稼蹿得猛,全仗这毒日头!”也有人蹙眉:“城里工厂的烟囱日夜喷吐热气,河水摸着都比往年暖了。”工厂的锅炉烧得正旺,村头新嵌的光伏板在烈日下沉默地反光,它们将灼热的光流驯服成电,点亮了夜晚方寸屏幕里的喧嚣。热,早已不仅是自然的呼吸,更成为映照世相的明镜。人们祈愿“日子要过得热气腾腾”,心底渴望的,是生活能如灶膛里的火,既要炽烈地燃烧,更要绵长地持守。
可热,终将退潮。傍晚收工,老师傅将淬火的铁器猛地浸入冷水,“嗤啦——”,白烟怒起,那通体炽红的筋骨在嘶鸣中迅速黯淡,归于沉静的灰黑。如同西沉的落日,田野的热度一寸寸被暮色吸走;如同灶膛深处,再旺的火焰也终成温热的灰烬;如同最滚烫的往事,在时光长河的冲刷下,亦会渐渐沁凉。老人们口中的“万物有常”,或许正包含这暑气涨落的铁律。
夏夜乘凉,老人烟斗明灭,指向星河:“瞧,那些星星,都是天上烧着的大火球哩。”他不懂核聚变,却笃信太阳的热能让谷粒饱满,星辰的光曾为祖先的夜路导航。然而,这些燃烧的巨烛,终有燃尽的一日。如同村西头那口老井,早年井口常年氤氲着暖雾,如今井壁却透出刺骨的阴寒,连井绳都挂着沁人的凉意。
但生命何曾因预知了冷却,便吝啬燃烧?春蚕吐丝时,何曾计较锦缎的华美;蜜蜂穿梭花间,也非为蜜罐的深浅;如同田埂上的野草,明知霜锋将至,依然在每一寸属于它的夏日里,倾尽气力疯长。村口的老木匠,年逾古稀仍俯身于木香之中,“听着刨花飞卷的哨音,心头那点热乎气就起来了。”在他掌下,那些带着松脂清芬、卷曲飞扬的木屑,连同他手心的温度,一同被锻压进桌凳的肌理,化作承载生活重量的坚实纹路。
暮色四合,村庄沉入安宁。白昼的灼浪悄然隐退。晒谷场上,玉米堆散发着阳光窖藏的余温;窗台茉莉,在晚风里吐纳,将白昼吸纳的热,悄然酿成幽微的芬芳;屋檐下,昏黄的灯晕漫开,母亲俯身于缝纫机前,吱呀的踏板声里,针线正细细缝合被汗水反复浸透的衣衫。
热,从来就不仅是温度计上的刻度。它是麦芒上守望的金黄,是灶膛边不灭的期待,是匠人掌心摩挲出的执着光泽,是生命在时光长河中,一场场郑重其事的燃烧。
如同苍穹里终将寂灭的星辰,毕竟曾以光焰刺破亘古长夜;如同终将老去的躯壳,毕竟在某个蝉声如沸的午后,曾那般炽烈地活过、爱过、在尘世深深浅浅地刻下过自己的凿痕。
夜色渐浓,露水爬上晒谷场玉米的叶缘。修车铺的灯还亮着,老师傅用一块粗布,缓缓擦拭着已然冷却的扳手。昏黄光线下,金属表面残留的汗渍与油污,竟折射出细碎晶莹的光点,宛如撒落了一层星尘。
这便是暑气镌刻的纹章——它沉入玉米的饱满,织进木器的年轮,焐暖过人心的角落。纵使热力终将散逸,冷却为记忆的底色,那些曾被它点燃、塑造、深深烙下的印记,已然成为时光本身无法磨灭的肌理。
作者简介:冰溪洋(系笔名),原名杨锡冰,男,河南信阳商城人,娱评人、资深博主,河南省微电影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其大量作品覆盖中国作家网、央视网、人民网、凤凰网、中国知网、大河网、顶端新闻、大象新闻、今日头条、百度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简书等众多主流网络平台。曾荣获责任中国——人民网2011年度、2012年度十大社会责任博客,人民网2014年度十大微博网友;央视网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精英博主奖、2012年度十大人气草根博主奖、2013年度十大草根名博;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2024年度顶端文学十佳散文创作者、2024顶端人气创作者TOP100;入围“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评选”200名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