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溪洋‖夏雨酿的琥珀

冰溪洋 原创

2025-08-10 11:23

作者: 冰溪洋

七月的午后,太阳把柏油路晒得浮起一层晃眼的白汽。风匿在墙根底,老槐树上的蝉声被热浪抻得又细又长,带着滚烫的颗粒,沉沉地坠在空气里。远处的楼房在热气中虚浮,轮廓化开,像浸软了的方糖。墙根下,光斑挪得极慢,每一步都似负着千斤重。

空气里,晒透的棉絮味混着墙角苔藓的潮气,稠厚得如同新熬的糖稀,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黏滞的撕扯。人立在院中,不消片刻,汗便从背心洇开,汗珠顺着脊沟蜿蜒而下,滞涩地勾出一道道曲折的银线。竹席上的老猫,四肢摊开如一张毛毡,尾巴也懒得摇,只胡须随着微弱的呼吸轻颤。苍蝇飞得跌跌撞撞,翅膀仿佛被无形的浆糊黏连,那缓慢滞重的轨迹,看得人心头发紧。

天边,乌云堆叠如山,沉甸甸地悬着,积蓄着沉默的力量,却迟迟按兵不动。气压低得胸口发闷,像捂了床湿透的厚棉被,吸气都成了费力的差事。月季花瓣蔫成打卷的绸布,叶片蒙着层灰。连最聒噪的麻雀,也缩成灰扑扑的绒球,僵在电线上。

堂屋里,挂钟的滴答声骤然清晰,一下下敲在绷紧的神经上。奶奶摇着蒲扇,一下慢似一下,目光黏在钟摆上:“再不下透雨,菜畦子怕是要点得着了……”话音闷在喉咙里,连叹息都凝着水汽的沉重。竹床烙得皮肉生疼,躺下去能听见竹片细微的呻吟。汗珠滚落席面,洇出深色的圆点,久久不干。

在这黏稠的闷罐里,时光也凝滞了。西厢房的竹帘紧闭,幽暗如夜,将午后的滞重关在梦外。午睡的孩子揉开惺忪睡眼,额发被汗水打湿,贴在脑门。窗外的蝉鸣隔着帘幕,闷成一团嗡鸣,听不真切。窗台上的日影歪斜,时辰莫辨,墙上的挂钟也似迷糊了,滴答声拖沓着。他呆坐半晌,只觉得浑身被黏稠的暑气裹紧了,连抬抬手指的念头都懒怠生出。正发怔时,鼻尖忽然钻进一缕似有还无的清甜……

灶间里,那清甜的香气渐渐清晰。铝锅在灶上不紧不慢地咕嘟着,绿豆在沸水里慢慢舒展,像时光在罐子里悄悄酿着甜,气泡慢悠悠地顶破水面,仿佛耗尽力气。柴火在灶膛里噼啪轻响,火星慵懒地打着旋儿,飘起又落下。守着灶的老人,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汗珠沿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滚落,在手背凸起的青筋和老茧上艰难汇聚,半晌才“嗒”一声砸落地面。

村口老槐树的浓荫下,几个孩子撅着屁股看蚂蚁运粮。叶隙漏下的光斑,在他们汗湿的背脊上跳跃,如撒了把碎金。穿背心的男孩举着快化完的冰棍,糖水顺着手腕往下淌,在腕骨处聚成晶亮的一滴,颤巍巍悬着,终是落下,“噗”地一声,在尘土里砸出个深色的小坑,扰得搬运的蚂蚁队形一乱,绕着走。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闷雷从地底深处滚来,沉沉碾过天幕。孩子们猛地跳起,拍掉手上的土,踮脚伸脖望向天边。风,终于从河对岸奔袭而至,撞得槐叶哗然作响,卷起地上蒸腾的暑气,挟着水腥的凉意,在院子里打着旋儿,扫过滚烫的地面,卷起几片落叶。

第一滴雨,终于狠狠砸在晒谷场滚烫的硬土上,溅起一星微不可察的泥尘。紧接着,雨点骤然密集,噼里啪啦砸在铁皮屋顶上,急促得如同万千鼓槌齐落。被蒸煮了一整日的院子瞬间惊醒。老猫一个激灵弹起,抖擞皮毛,轻捷地蹿入檐下。墙根的青苔吸饱了水,绿得发亮,散发出沁凉的泥土气息。

骤雨初歇,云隙漏下夕照,一道虹桥悄然斜挂天边。孩子们赤脚冲进院里的水洼,溅起的水花映着夕照,碎金乱玉般迸射。淤积的黏稠被荡涤一空,晚风爽利,饱含着草木洗沐后的清芬。挂钟的滴答重又模糊成背景,蝉鸣也似被雨水濯洗过,清亮地透出来。

暮色四合,奶奶端上凉透的绿豆汤,细密的水珠缀满青花瓷碗外壁。啜一口,清甜沁凉,直透心底。蛙鸣阵阵,将拖沓的白昼一寸寸收进夜的囊中。墙角蛛网上,一颗饱满的水珠裹着最后一缕金红的霞光,在晚风中轻轻晃——宛如一枚被时光精心酿就的琥珀,澄澈、温润,把那个漫长午后的光影、汗滴与等待,都悄悄存进了夏天的褶皱里。

作者简介:冰溪洋(系笔名),原名杨锡冰,男,河南信阳商城人,娱评人、资深博主,河南省微电影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其大量作品覆盖中国作家网、央视网、人民网、凤凰网、中国知网、大河网、顶端新闻、大象新闻、今日头条、百度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简书等众多主流网络平台。曾荣获责任中国——人民网2011年度、2012年度十大社会责任博客,人民网2014年度十大微博网友;央视网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精英博主奖、2012年度十大人气草根博主奖、2013年度十大草根名博;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2024年度顶端文学十佳散文创作者、2024顶端人气创作者TOP100;入围“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评选”200名单 。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