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櫑:建州物语志丨私享艺术
陈櫑,毕业於天津美术学院。师从霍春阳教授,谢冰毅院长,姜金军教授。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民权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书画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国际交流学会理事、北京当代黄宾虹艺术院副院长、中国书画文化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客座教授。开封市政协书画院院务委员。
陈櫑 建州物语志
册页十五开 纸本水彩
全景图 160×110cm
建州物语志
我用国画写了建瓯的数十幅形貌,而今,我竟第一次以水彩为笔,以十五帧小品为言,重新诉说建瓯的呼吸。当十五幅清新灵动的画面最终拼合成一轴完整的画卷时,那明快颜色与装饰构图所编织的韵律,仿佛第一次让我真正看见建瓯——在流动水色中重新苏醒。
水彩是通灵之物。透明水色在纸面晕染游走,每一次水与彩的交融都如同天机乍泄。我试着放下国画对“形”的执念,任清新色调自行诉说:薄薄一层青绿便能晕染出远山含烟;屋檐下的一抹橘红,竟能浸透午后阳光的温度;而溪流的清冽,仅需蓝与白在水的牵引下自由渗透。水彩的明快并非浮光掠影,它以通透的质感让色彩自身成为呼吸,成为情绪的低语——当光穿透薄彩落在纸上,建瓯的骨血仿佛被重新照亮。
十五幅小品,如同十五个精心雕琢的呼吸节奏。我刻意采用装饰性构图,屏弃传统全景式的铺陈。一方青石小径斜斜切入画框,几簇野花在角落悄然绽放,瓦檐层叠处只取一隅,古桥身影被大胆截取为几何剪影……这些看似“不完整”的片段,却因形式感的提纯,在组合后呈现出超越真实的力量。它们不再是散落的珠玉,而是被无形丝线串联的整体叙事:当观者视线在十五幅画面间跳跃、流连,时间与空间被自由编织,建瓯的日常诗意便在片段与留白之间悄然凝聚为完整意境。
由墨至彩,不仅是工具之变,更是心境的迁移。国画写生时,我常被“师造化”的责任感所牵缚;水彩小品却令我重拾了“游戏”的轻盈。构图可以率性切割,色彩不妨大胆尝试,水痕的走向亦蕴含着意外之喜。那些曾囿于真实细节的局促,在水彩的流动中溶解,心灵重获自由——原来建瓯的魂魄,也能在抽象与装饰的形式中栖居。
十五幅水彩小品排开,如溪流汇入大海。它们不再仅是“建瓯写生”,而成为一场关乎媒介可能、形式语言与心灵解放的实验。水彩的透明与流动,让色彩成为光的诗行;装饰性的构图,使寻常片段升华为永恒象征。
当水色终于铺展成心中那片明澈之境,我才恍然:所谓创作,终究是与媒介的彼此成全。水彩以其流动本性,教会我松开掌控之手,在色彩的呼吸与水的游走间,寻得表达的新生——技法之新,实则是灵魂疆域的悄然延展。
建瓯的风景,亦在每一次勇敢的尝试中被重新看见。
己巳年夏陈櫑记于清寧堂
谢冰毅先生题字
陈櫑《建州物语志》之一-53×38cm-纸本水彩
建州物语志
金瓯物语绘分明,十五屏开一卷城。
云抱茶山春露暖,溪穿古木夏蝉清。
弓鱼衔月波光动,板鸭悬檐腊味盈。
最是挑幡风起处,千秋文脉画中情。
陈櫑《建州物语志》之二-53×38cm-纸本水彩
陈櫑《建州物语志》之三-53×38cm-纸本水彩
陈櫑《建州物语志》之四-38×27cm-纸本水彩
陈櫑《建州物语志》之五-38×27cm-纸本水彩
陈櫑《建州物语志》之六-38×27cm-纸本水彩
陈櫑《建州物语志》之七-38×27cm-纸本水彩
陈櫑《建州物语志》之八-38×27cm-纸本水彩
陈櫑《建州物语志》之九-38×27cm-纸本水彩
陈櫑《建州物语志》之十-38×27cm-纸本水彩
陈櫑《建州物语志》之十一-38×27cm-纸本水彩
陈櫑《建州物语志》之十二-38×27cm-纸本水彩
陈櫑《建州物语志》之十三-38×27cm-纸本水彩
陈櫑《建州物语志》之十四-38×27cm-纸本水彩
陈櫑《建州物语志》之十五-38×27cm-纸本水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