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印发《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年版)》 明确十项准则规范职业行为

健康快讯 转载

2025-08-08 16:18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印发《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年版)》(以下简称《准则》),旨在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准则》针对全体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制定,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管理人员、科研教学人员、工勤人员等其他从业人员参照执行,从十个方面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作出明确规定:

  • 坚定政治方向:拥护党的领导,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将个人理想融入卫生健康事业。

  • 爱国遵纪守法:忠于祖国和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 弘扬崇高精神: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等职业精神和传统医德,加强人文关怀,一视同仁对待患者。

  • 主动担当作为:勇担社会责任,完成指令性医疗任务,参与公益性活动,开展科学的公众健康教育。

  • 爱岗敬业钻研:严谨求实,钻研医术,更新知识理念,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

  • 恪守伦理规范:遵守医学伦理和诊疗规范,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与隐私权,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 坚持作风正派:举止端庄、语言文明,公平公正使用医疗资源,维护行业形象。

  • 共建和谐关系:加强医患沟通,维护医患信任,促进同行协作,保持良好师生关系。

  • 坚守诚信原则:诚实守信,合理检查、用药、治疗及收费,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 践行廉洁自律:坚守廉洁底线,净化社交圈,不搞利益输送,主动接受监督。

为确保《准则》有效落实,文件提出多项工作要求:

  • 落实主体责任: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军队各级卫生部门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需承担主体责任,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贯彻办法,确保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开展学习培训:医疗机构需组织全员学习,覆盖新入职人员、在职人员、进修人员等,将《准则》纳入岗前教育、业务培训等,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 严肃查处失德行为: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畅通反馈渠道,公开举报方式,对违反《准则》的行为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 强化刚性约束:将医疗机构落实《准则》情况纳入医院评审、巡查,将医务人员执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医德考评等,对严重失德行为确定为考核不合格。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