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传文明 随手护园践初心
8月7日,梧州市潘塘公园细雨朦胧,石板路泛着湿润的光,“微光成炬,社区同心”实践队队员冒雨集结于此,以文明游园理念宣讲为核心任务,过程中见缝插针清理零星垃圾,用“知与行”融合的方式,传递生态守护意识。
队员们首先驻足于公园入口的木质宣传牌前,牌面刻着“让森林走进城市 让城市拥抱森林”的醒目标语,下方“文明行为准则”栏目里,“垃圾不落地,公园更美丽”“草木有情,足下留青”等通俗标语搭配着生态漫画,让规范更易理解。大家围着宣传牌轻声交流,从“不乱丢杂物”的基础要求,到“护绿共担”的深层意义,在雨幕中完成理念初悟——理解规则,是传递文明的前提。
随后,队员们分散游园宣讲。行进间,座椅缝隙卡着的烟蒂、步道边被雨水泡软的纸屑、树池旁半露的塑料瓶等细微垃圾不时出现,队员们便自发弯腰,或用指尖捏住垃圾边角,或小心拨开落叶捡拾,收入随身垃圾袋。这一行动并非预设环节,而是理念内化后的自然选择:宣讲“文明”,先以行动示范。细雨打湿了袖口和裤脚,大家却只顾着把藏在角落的垃圾清理干净,零散动作成为无声的文明注脚。 与游客交流时,队员们结合宣传牌内容,从“野餐垃圾随身带”到“遛狗牵绳清粪便”,结合公园常见场景拆解文明规范。一位带孩子的市民听完后,笑着说“你们做得对,我们也该跟上”,不仅拾起孩子脚边的落叶,还招呼同行的朋友一起关注周边环境,让宣讲成效愈发具象。此时,“说”与“做”交融,让“生态守护”从理念落地为日常。
活动尾声,队员们清点垃圾,虽数量不多,却覆盖了十余处卫生死角。队长表示:“最初为宣讲而来,却发现行动比言语更有力量。”基于此,“微光成炬,社区同心”实践队约定每月回访,将“宣讲+随手清”形成长效模式,让文明倡议持续延伸。
雨幕渐收,公园步道恢复清爽,宣传牌的绿色标语与整洁环境呼应成景。这场实践中,“微光成炬,社区同心”实践队以理念学习为基,行动示范为桥,宣讲传播为翼,勾勒出青年守护生态的质朴路径——知之愈明,行之愈笃,传之愈广。
撰稿人:覃开爵
“微光成炬,社区同心”实践队
指导老师:刘兆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