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喜茶杯内发现标签,门店称只能退当笔订单
2025年8月6日,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其在参与喜茶与日本IPChiikawa联名活动时发现,本该被贴在杯子上的标签却出现在了杯子里,纸质标签与饮品直接接触。对此,消费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涉事门店。但在该消费者与门店店长沟通过程中,该店长表示,只可以退还当笔订单金额。
事情发酵后,喜茶客服回应称,喜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但在具体解决方案上,将由门店自行决定,并未给出统一的补偿标准。这一推诿责任的回应,引发消费者新的质疑,不少人认为喜茶品牌方此举是将责任甩给基层门店,未能展现出品牌应有的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喜茶首次因标签问题引发食品安全争议。2023年,福州一家喜茶门店就曾出现标签掉入饮品的情况,当时门店以“洗设备疏忽”进行解释;2024年,也有消费者反映杯身存在标签撕痕残留问题。频繁出现的标签问题,暴露出喜茶在标签管理和制作流程上存在明显漏洞,且一直未得到较好的解决
此次喜茶杯内现标签事件,不仅关乎消费者的个人权益,更折射出整个茶饮行业长期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据中消协《2024年上半年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显示,喜茶、古茗、茶百道、茉酸奶等品牌均因“使用过期食材”“店员操作不规范”“管理流程混乱”被点名,其中过期原材料问题尤为突出。
此外,该报告进一步指出,茶饮行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因过度追求规模和流量,而忽视了供应链管理和品控。不少品牌依赖加盟模式拓展市场,一旦出现问题,往往简单以 “终止合作商资质” 来处理,未能从供应链源头、制作流程规范等根本层面解决食品安全隐患。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