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七鲜小厨,能走多远?

疯人评 原创

2025-08-07 17:53

透明厨房里,炒菜机器人精准翻动着锅具,隔壁屏幕上实时显示着食材溯源信息,而这一切正通过直播呈现在万千消费者眼前。

在北京,京东旗下“七鲜小厨”首店于7月22日悄然开业。不到两周时间,这家不起眼的外卖厨房创造了日均超1000单的业绩,消费者3日复购率高出行业均值220%,更引发周边3公里商圈数千餐厅总体订单环比增长12%。

与此同时,京东推出的“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首周报名量突破6.6万份,费大厨、嘉和一品、紫燕百味鸡等知名餐饮品牌纷纷加入。京东宣布将投入超百亿资金,计划3年内在全国落地超10000家门店。

一场餐饮行业的 “新玩法”

七鲜小厨玩的这套“菜品合伙人”模式,和传统外卖平台完全不一样。以前的外卖平台就像个“二房东”,抽商家佣金,商家还得自己操心房租、人力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但七鲜小厨不一样,餐饮商家和厨师只需要把拿手菜的配方拿出来,参与研发,剩下的租金、人力、运营这些麻烦事儿,全由京东兜底。而且合伙人不仅能先拿 100 万保底返利,后续卖得越多,分成也越多,上不封顶。

这模式确实戳中了餐饮行业的不少痛点。很多优质餐饮品牌,想把生意做大,却被高昂的房租、人力成本压得喘不过气,再加上传统外卖平台抽成太高,还有供应链不稳定这些问题,发展特别受限。七鲜小厨这招,就像是给这些品牌松了绑,让他们能专心研究怎么把菜做得更好吃。而且京东通过集中采购、加工,成本降下来了,菜价也能更实惠,消费者也能吃到性价比更高的外卖。

从供应链角度看,七鲜小厨用的是“中央厨房 + 冷链配送”。“现炒现做、拒绝预制菜”——七鲜小厨首店开业时打出的标语,直击当下外卖市场的痛点。在外卖行业高速发展十五年后,“幽灵外卖”已成为行业难以启齿的顽疾。没有实体店、缺乏食品安全生产资质的黑作坊,通过盗用精美图片在平台招揽顾客。

“过去15年外卖市场深陷‘劣币驱逐良币’困局。”京东在官方声明中毫不避讳行业问题,并提出“三不原则”:绝不让合伙商家亏损、绝不让百万餐厅为平台白白打工、绝不为“幽灵外卖”打造华美的遮羞布。

七鲜小厨的模式试图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所有门店实施24小时后厨直播,食材源头直采中粮、益海嘉里等品牌,在净菜工厂完成标准化洗切装配,经冷链配送至门店。40项检验检疫加专业机构定期消杀,构建了全链路品控体系。

品质外卖的风口来了

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点外卖也越来越讲究。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外卖市场每天订单量 8000 万到 9000 万单,其中超过一半都是奔着品质去的。而且调查发现,82% 打算多花点钱点外卖的人,就是想吃到更高品质的餐食。这说明,品质外卖这块市场,潜力大得很。

七鲜小厨很聪明,24 小时后厨直播,40 项高标准检验检疫,还和知名卫生管理机构合作,就是想让消费者亲眼看到,吃得放心。而且补贴之后,菜品价格大多在 10 - 20 元,和那些客单价 30 元以上的正餐餐厅错开竞争,既满足了大家对品质的追求,又不会让钱包太“受伤”。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虽说七鲜小厨的模式看着前景不错,但真要落地,要跨过的坎儿可不少。

(一)运营管理:首店就翻车,规模化更难

七鲜小厨第一家店开业,订单一下子就爆了,但这也让问题全暴露出来了。开业当天就有几百单送不出去,后来加人、提前备菜、上自动炒菜机,可出餐慢的问题还是没彻底解决。一到饭点,取餐区全是等餐的骑手,不少顾客都抱怨外卖超时。这就像刚学开车的新手,一遇到复杂路况就手忙脚乱,七鲜小厨在应对大量订单时,运营流程和效率都得好好打磨。

(二)市场竞争:和商家抢生意?信任危机怎么破?

七鲜小厨说自己不是和餐厅抢生意,是要一起从 “幽灵外卖” 手里抢市场,选址也会避开合伙人老店。但业内人都明白,店开多了,抢客源这事很难避免。要是一个地方七鲜小厨开得密密麻麻,周边合作商家生意肯定受影响,到时候合作关系还能不能维持住,都是个大问题。

对商家和厨师来说,把独家配方交给京东,心里肯定犯嘀咕。很多特色菜的灵魂,不仅是配方,还有厨师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独特手法,这些靠标准流程很难复刻。大的连锁餐饮品牌,不愿意轻易交出王牌菜品配方;中小商家又担心和大品牌竞争没优势。现在虽然有品牌加入了,但整体积极性不高,这就像谈恋爱,双方都还有顾虑,不敢全身心投入。

另外,七鲜小厨这种自营模式,烧钱速度太快了。前期开店、买设备、搭供应链,处处都要花钱。虽说京东想靠规模化降低成本,但刚开始那阵子,资金压力肯定特别大。投资人说得很直白,这种模式前期资金压力大,盲目扩张很容易 “翻车”。怎么在保证菜品品质的同时,把成本降下来,实现盈利,是七鲜小厨必须要解的难题。

(三)食品安全与监管:高压线碰不得

七鲜小厨主打新鲜、高品质食材,这对供应链要求极高。京东虽然在供应链方面有一定基础,但要保证食材从采购、运输,到储存、加工,每个环节都不出问题,难度太大了。一旦食材变质、污染,那对品牌就是致命打击。

餐饮行业监管特别严,食品安全是红线。七鲜小厨作为新模式,从食材采购标准,到加工卫生规范,再到包装、配送,每个环节都得符合法规要求。要是出了食品安全事故,罚款、停业都是小事,品牌口碑一旦崩塌,再想重建就难了。

路不好走,但也有希望

虽然挑战重重,但七鲜小厨也不是完全没机会。

(一)平台优势:大树底下好乘凉

京东在电商领域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积累了不少 “家底”。流量方面,京东外卖已经有了一批用户,七鲜小厨要是能利用好这些流量,多做推广,打响品牌知名度不难。供应链更是京东的强项,集中采购、高效配送,能保证食材新鲜又便宜。未来再把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技术用上,精准分析消费者喜好,优化门店选址、菜品研发,发展潜力还是有的。

(二)持续创新:不断改进才有出路

技术上,京东得加大研发,优化自动化炒菜设备,让它炒出来的菜更合口味,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再引入智能配菜、调味系统,让出餐又快又好吃。模式上,可以和调味品品牌、食材供应商、设备制造商深度合作,打造餐饮生态圈。还能推出会员制度,给老顾客更多优惠和专属服务,提高用户黏性。菜品研发也不能停,跟着季节、流行趋势,和合伙人一起开发新菜,保持新鲜感。

(三)合作共赢:抱团取暖才能走得远

和商家合作,得拿出诚意。建立公平透明的合作机制,让商家清楚知道能得到什么,风险有哪些。在分成、配方保护、品牌推广上多给支持,让商家觉得跟着七鲜小厨干,有钱赚、有发展。和供应商合作,签长期协议,保证食材稳定供应,一起研发高品质食材。甚至可以和美团、饿了么这些竞争对手合作,接入他们平台,扩大销售渠道。

(四)适应市场:以变应变才能活下来

外卖市场变化太快,消费者口味、竞争对手策略、政策法规,随时都可能变。七鲜小厨得像个敏锐的猎手,时刻关注市场动态。现在大家越来越注重健康,那就多推出健康餐;要是其他平台也搞类似模式,就得突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强调现炒、透明厨房这些优势;政策法规有新要求,第一时间调整运营,保证合规。

京东的破局之路注定不平坦

京东七鲜小厨是餐饮外卖行业的一次大胆尝试,它的新模式确实给行业带来了新思路。但这条路注定不好走,运营、竞争、食品安全,每一个挑战都不好对付。

不过,要是京东能把平台优势发挥好,坚持创新,搞好合作,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七鲜小厨说不定真能在这片红海中闯出一片天地。

至于它到底能走多远,就让时间来给出答案吧。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