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一哥要第三次上市了?迈瑞医疗的上市路该咋看?
作者:江瀚
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上,迈瑞医疗可以说是绝对的王者,前些年更是备受市场关注,就在最近医疗器械一哥又要上市的消息来了,迈瑞医疗的再度上市路我们该咋看?
一、医疗器械一哥要第三次上市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74岁的李西廷,被曝正筹划他的第三次IPO。
近日,有市场消息称,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制造商迈瑞医疗,正考虑在港股二次上市,预计筹资至少10亿美元(约78.5亿港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该消息询问了迈瑞医疗内部人士,对方回应称“以官方消息为准”。
尽管传闻未获验证,但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持续回暖,A股公司赴港上市渐成潮流。对于正在经历业绩换挡期的迈瑞医疗,赴港二次上市,不失为加强全球化布局、补充资本“弹药”的好手段。
2023年下半年开始,受集采、DRG、医疗行业整顿等影响,国内医疗器械产业遭遇调整,迈瑞医疗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业绩失速。
往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了20%,但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仅微增0.74%。2025年一季度,其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12%、16.81%。
逆境中,李西廷却毅然定下了“2030年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综合实力Top10”的目标。
2018年,迈瑞医疗成功回归A股,募资59.3亿元,创下创业板当年最大的IPO纪录,2021年最高时公司市值一度逼近6000亿元。截至2025年8月1日,公司最新股价227.21元/股,市值2755亿元。
二、迈瑞医疗的上市路该咋看?
面对着迈瑞医疗再次进入资本市场,这次是布局港交所,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呢?迈瑞医疗的上市路又该怎么分析呢?
首先,迈瑞医疗的再次上市确实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作为中国顶尖的医疗器械公司,迈瑞医疗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早在2006年,迈瑞医疗就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最早一批赴美上市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之一。然而,由于中概股在美国市场的估值普遍偏低,加上监管环境的变化,迈瑞医疗于2016年宣布私有化,并于2017年成功从美股退市。随后,迈瑞医疗迅速转战A股市场,并于2018年在创业板上市,成为A股市场上市值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之一。如今,迈瑞医疗计划在香港上市,这不仅是其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也是其资本运作的必然选择。
其次,对于像迈瑞医疗这样的国内龙头企业而言,全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尽管过去因为中概股整体不景气等原因选择了回归A股,但长远来看,融入全球市场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香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桥梁,拥有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和较高的国际化程度,成为迈瑞医疗再次走向世界的理想跳板。在香港上市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国际形象,还能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者,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港股市场的规则更加接近国际市场,这对于准备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第三,实际上,选择多地上市已经成为很多A股知名公司的共同策略。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分散风险,还能充分利用各地资本市场资源,优化资金配置。对于迈瑞医疗来说,良好的基本面为其多地上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另一方面,在销售网络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方面也做出了巨大努力。这些都使得迈瑞医疗能够在国内外市场上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为未来的扩张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四,对于迈瑞医疗的掌门人李西廷而言,当前的二次上市是他实现2030年跻身全球医疗器械前十目标的重要一步。要达成这个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加快国际化和数智化步伐。一方面,国际化不仅仅是产品出口或设立海外分支机构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需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另一方面,数智化转型则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变化,快速响应客户反馈,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服务。然而,这一切都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也是迈瑞医疗选择多次上市融资的原因之一。
可以说,迈瑞医疗此次港股上市绝非简单的融资行为,而是中国高端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落子。从纽交所到创业板再到港交所,每一次上市都是企业发展阶段的战略适配。在医疗设备国产替代走向尾声、全球市场格局重塑的当下,迈瑞能否复制欧美国际巨头的成长轨迹,不仅取决于资本运作能力,更在于能否持续创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产品,这可能才是李西廷带领的迈瑞医疗最需要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