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不得强迫司机接“一口价”订单!多地叫停网约车无序低价竞争
近日,广东清远、江西鹰潭、浙江宁波等多地就低价竞争等问题约谈部分网约车平台。当前网约车平台为抢占市场份额,通过大幅降价刺激需求,导致特惠订单价格普遍低于普通订单30%以上,引发司机收入锐减与行业恶性循环。
打开主流叫车软件,滴滴“特惠快车”的价格往往比普通订单价格低30%左右。以武汉市区订单为例,普通快车费用约27元,而特惠快车仅需20元左右。
“订单价格不断走低,但油费、车损这些成本一分没少掏。”福州司机王师傅表示,一次30公里的普通订单收入约72元,若乘客选择特惠价,在扣除平台抽成20%-30%后,司机仅得到50元,这还是没有除去燃油成本及车辆损耗的情况。
行业数据更加印证了这一现状。据广州市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2025年5月,全市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量约13.92单,单车日均营收约359.02元,较年初的400元/日对比呈下降趋势,同期,成都市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14.85单,单车日均营运收入约335.4元,未扣除平台抽成、车辆租金及能源消耗等成本,环比同样下滑。
针对上述存在的行业乱象,从国家层面到各个地方,规范网约车行业竞争的行动已经开始。5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发布了《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促进平台收费合理透明为目标,指导平台简化并公示收费项目,优化平台收费机制。
7月9日,江西鹰潭要求各平台严禁通过“一口价”、低于成本价、派特惠单等方式变相强制司机低价接单,不得通过优惠活动提高抽成比例,平台调整运价规则时应提前进行公示。7月14日,广东清远对滴滴出行、花小猪打车、高德出行3家网约车聚合平台涉嫌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市场秩序进行约谈。
目前,监管部门的重拳出击已在全国多地初见成效。8月1日起昆明网约车将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探索实行政府指导价。同时,烟台市交通运输局也全面约谈该市网约车平台公司,整治网约车低价竞争,要求规范定价,明确不能低于一个标准。
长远来看,网约车市场急需从补贴战转向服务战,让价格机制回归服务价值本源,营造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只有兼顾市场活力与公平秩序,才能推动网约车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