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电影《苗岭天路》概念海报推出

知闻娱乐 原创

2025-08-04 15:51

2025年8月4日,院线电影《苗岭天路》概念海报正式推出,影片项目主创人员信息同步披露。该片由贵州华瑞影业有限公司和谷木(贵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目前处于摄制筹备阶段,将于今年10月正式开机。

电影《苗岭天路》概念海报

从海报内容元素看出,画面以水墨笔触绘出“苗岭天路”四个大字,金色线条似蜿蜒山路。下方两人并肩而行,传递出“路途遥远,我们一起走”的温情。思想上彰显人与人相伴和共赴征途的情感,也蕴含着对苗岭地域文化以及筑路等精神的呈现,通过艺术形式呈现特定地域人文,唤起观众对情感和奋斗等的共鸣,为讲好黔东南故事、传递温暖力量提供窗口。制片人、导演潘一瑞表示:“影片将通过100余件民族服饰、20余首原生民歌的呈现,搭建起与众不同的院线电影。编剧杨胜章在此方面已取得成功案例,他有电影作品曾荣获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剧本创意奖,荣获第15届深圳青年影像节特别单元最佳剧情片、第60届亚太国际电影节‘时代主旋律先锋电影大奖’。”
据了解,十年前的上海,光影流转的影视基地中,一场相遇悄然埋下创作的种子。彼时,在影视行业崭露头角的宋奇与潘一瑞,因对电影艺术的共同热爱而结识,两人发现彼此在电影理念上的契合,这份跨越地域的情谊,为携手创作奠定了深厚基础。导演宋奇,祖籍江苏省徐州市,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库尔勒市,主要电影作品有《一个女孩的舞蹈》《虹飞千岛》《纯真年代》《寻找牛腿琴》《当流星划过天际》《奔跑吧!孩子》《飞越田野的梦》《此路不通》《征迁》《拳王·外卖小子》等。在中国电影的浩瀚星空中,总有一些创作者以文化为舟,以影像为桨,在时代的浪潮中劈波斩浪。导演宋奇,正是这样一位执着的掌舵人。
《苗岭天路》突破传统主旋律电影创作叙述模式,通过个体命运与国家工程的交织,完成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像诠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编剧与两位导演的共同打磨下,展现出小人物在时代浪潮中坚定与奋进的动人故事。而在这场文化与光影的交融中,编剧杨胜章,制片人、导演潘一瑞凭借其独特的地域优势,为影片注入了浓郁的贵州韵味。
潘一瑞生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是他艺术灵感的源泉。自幼浸染在苗侗文化的氛围中,他对贵州的风土人情、民俗传统有着深入骨髓的理解。从黔东南蜿蜒的山路,到侗寨里悠扬的大歌,苗族同胞精美的刺绣,到侗族人民的无伴奏悠扬动人的歌声,对本土文化的熟悉,无数鲜活的地域文化元素,早已成为他创作的基因。导演潘一瑞,贵州省电影家协会影视产业发展中心监事,内地新一代新锐导演,美术师,制片人。其担任美术设计的作品有《第一书记》《上海往事之当年情》《二货联盟》《被时光偷走的爱人》《坐在你身边看云》;担任制片工作的《寒门小书生》《谍战校园》《我爸是车手》《我愿林深能见鹿》《重洋归来》《黑白青春》等影片;曾参与多部展现贵州风貌的作品创作,无论是监制的《苗山花》,还是执导的《苗乡恋》,都展现出他对家乡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表达。此次在《苗岭天路》中,他将与宋奇导演优势互补,宋奇丰富的电影创作经验与国际化视野,结合潘一瑞对贵州地域文化的细腻感知,共同为观众描绘一幅生动的贵州文化长卷。在当今影视文化产业利好政策下,《苗岭天路》不仅是编剧与两位导演及主创们合作的结晶,更是贵州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尝试。这部承载着贵州地域文化精髓,以独特的人文魅力和艺术品质,会让更多人领略到贵州交通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悉,该片摄制成片后,将在全国各院线、央视电影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制作方表示,影片收益的5%将捐赠给贵州山区交通基础设施维护基金,延续“天路精神”的现实意义。此次概念海报的发布,标志着该影片项目进入公众视野。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