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号公司的爆点和奇点

市值观察 原创

2025-08-04 09:27

文丨文雨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蓝海做成红海,能把红海做成蓝海就变得极为重要和珍贵。

8月1日,九号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在全社会反内卷热情高涨的当下,这份历史“最强半年报”可以说来的正是时候,其不仅提供了样板和经验,更带来了信心和动力。

【有数量,更有质量】

2024年,九号公司重启高增长,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约为39%和81%。

2025年在2024年的基础上继续点火加速。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九号公司实现营收117.42亿元,同比大增76.14%,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大增108.45%。

具体到各细分业务线,九号公司并非单极驱动,而是遍地开花。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电动两轮车实现营业收入68.23亿元,同比增长101.7%;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37.23%;其他业务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在此不再一一展开。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电动两轮车销量同比增长29.5%,九号电动车的增速不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在几大头部品牌中更是遥遥领先并稳居NO.1。

事实上,数量增长还不是九号公司最吸引人的地方,更大的亮点是经营质量正不断向上。

比如利润率水平。

公司毛利率从2021年的23.23%逐步增长到2024年的28.24%,到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到30.39%。

再比如周转率水平。

其中存货周转率从2022年的3.57次提升到2024年的6.91次,近乎翻倍;同期应收账款周转率也从10.48次变为13.81次。

还有资本市场最关心的ROE。

2022年,九号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加权)还只有9.85%,到2024年已飙升到19.10%。今年更夸张,仅上半年就达到18.44%,这一数据甚至已不输以高资产收益率著称的贵州茅台。

能在竞争烈度不断升级的环境中走出独立行情,九号公司主要靠两个核心竞争力。

一是能深刻洞察并解决用户的核心痛点。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北方地区冬天存在电动车充电难和充电慢的问题,导致很多用户被劝退。九号公司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刻启动研发攻关,在业内最早提出“零下10度放心充电”的产品定义和指标,并最终将技术落地,到现在零下10度可充电已成为行业主流配置。

再比如,两轮电动车的电池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而九号公司从始至终就对电池安全有一种极致追求。公司自研的BMS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全程监控电池状态,预防过充、过放、短路等风险,从源头保障骑行安全。BMS系统不仅提升了电池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也减少了突发故障和意外情况,更直接推动了两轮电动车行业安全标准的升级。

第二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九号公司的产品力已经相对同类竞品形成代际优势。

以两轮电动车为例,2019年九号入局该品类前,行业里的车辆多考虑的是续航、价格因素,与行驶安全相关的配置更是十分稀缺。2022年,九号公司推出机械师MMAX110P,成为行业内首款同时融合了TCS、ABS两项安全技术的电动自行车。发展至今,九号公司已经将ABS技术实现了中高端车型的覆盖,TCS系统更是成为了全系新车的标配,“开的稳、刹得住”也成为了九号两轮产品的新标签。

除了行驶安全,智能化也一直是九号公司的领先赛道,最新的真智能3.0系统通过升级,进一步增强了车辆的智能交互能力和个性化设置,让用户始终享受最新的技术成果带来的出行体验便利。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九号公司并非为了创新而创新,这些技术也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而是能实打实的解决现实问题。

就拿ESP车身稳定系统来说,九号公司的Ninebot ESP整合了自研ABS和TCS,并新增EBD(制动力分配系统),后者可以根据不同路况、车速、车辆重心等因素智能分配前后制动力,不论驾驶者如何操作制动,系统都能给出最优方案,缩短制动距离并保持车身稳定,最大化确保骑行安全。

在技术创新上勇猛精进、高举高打,一方面随时响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在横向竞争中保持降维打击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最终能获得超额收益也就不奇怪了。

【有爆发力,更有耐力和潜力】

7月18日,九号公司正式宣布旗下智能两轮电动车中国市场累计出货量突破800万台,而这距离公司宣布达成700万台出货量仅仅过去64天。

两个月实现百万台出货量,这种强爆发的起量速度在创造行业新纪录的同时也把行业推向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当智能化逐渐成为发展共识,两轮电动车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自己的“iPhone时刻”。

复盘手机产业的发展历史,初代iPhone的横空出世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折,从此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功能机厂商们被边缘化,苹果引领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并把这个行业彻底引爆。

两轮电动车当下就站在这个奇点之上。

随着技术逐渐成熟,九号公司正快速推动智能平权和科技普惠,叠加2025年新国标落地、以旧换新政策出台、终端即时配送需求扩容等多重利好因素催化,两轮电动车驶向智能化将是不可阻挡的大势所趋。

所以,别看九号公司的智能电动两轮车已经爆发,长周期来看这个进程可能才刚刚开始,毕竟这个领域仅在国内的保有量就高达4亿辆。

如果把视野进一步放宽,九号公司整体的发展其实也很有潜力和耐力。

除了智能电动两轮车,九号公司还有电动滑板车、全地形车、服务机器人和E-bike等诸多业务,而这些业务现在都还远未饱和。

以滑板车为例,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数据,电动滑板车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267.3亿美元增至2033年550.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35%。

再比如全地形车,Mordor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全地形车市场规模预计174.1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213亿美元。

还有E-bike,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数据,全球E-bike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349.8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的517.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16%。

这对九号公司而言,意味着还有巨大可以开拓的增量空间。

即便抛开外部行业大环境不看,九号公司也将加速兑现内生性发展红利。

在制造端,九号公司的产品主要为电力驱动且符合短程移动特征,因此在三电系统、芯片等核心零部件上有很高重叠度。伴随经营规模不断扩张,公司可以持续提高对上游供应链的议价能力,同时最大化自有工厂效率,通过降本增效放大盈利。

在研发端,九号公司10多年前就开始系统进军机器人产业并自研全栈机器人技术,在图像识别、导航算法、计算平台等多个关键技术栈上有厚重积累,可以将这些行业know-how迅速迁移应用到新兴领域。公司目前在短交通领域的百花齐放就是得益于这种技术红利的集中兑现,未来这一趋势依然有希望得到延续,从而不断涌现新增长极。

最近几年,中国各个行业都面临一个共同难题。

一方面,存量时代不期而至,增长不再属于每一个人;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强制进步的时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面对这种冲突和矛盾,如何获取增长就成了横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座高山,而最终的结果无外乎两种:要么靠内卷,要么拼创新。

在此之前大多数公司都选择以简单粗暴的内卷来解决问题,但现实已经雄辩地证明,无效内卷根本没有出路,只有坚持难而正确的创新之路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