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篆风骨贯古今 笔阵锋芒见真章——苗京平书法鉴赏

福延圆梦行动 原创

2025-08-03 22:06

   书法,是天地万物的具象,是人文精神的蕴藏。仓颉创造文字,取代了结绳记事的时代;史籀推演篆书,开创了笔墨艺术的源头。后世有才之士,继承前人、启发来者,有的融合古法创新意,有的树立独特风格,才能在书法界占据一席之地。如今观赏苗京平先生的书法,尤其感叹他的篆书独树一帜,风骨鲜明,实在是当代书坛的杰出人物。

   乙巳年夏末,暑气还未消退,暴雨刚刚停歇。我经同乡挚友刘贡献引荐,得以结识苗先生。刘先生是周口水利局局长,与我相识多年,向来知道我喜好书法,每逢得到佳作必定分享给我。七月二十七日夜,刘先生忽然传来苗先生的书法作品及文章,嘱咐我品评鉴赏。打开文章链接时,只见他的篆书如苍松般挺拔秀美,似古鼎般沉稳雄浑,笔力通透,气象浑然一体。仔细观察,秦篆的端庄、汉隶的古朴,与他自身的艺术灵韵交融在一起,既可见传统的筋骨,又含创新的锋芒,真可谓“在法度中出新意,于豪放中寄妙理”。

   苗先生的书法,并非只有篆书出众。他在真、草、隶、篆、行五种传统书体上,都有深入研究。书法之道,如同建造高台,基础不牢固就难以形成气象。苗先生数十年坚持临帖不辍,从《峄山碑》《泰山刻石》中领悟秦篆的严谨,从《曹全碑》《张迁碑》中习得汉隶的宽博,从二王的行草中领会笔锋转折的妙处,从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里锤炼笔力的劲挺,因此能融会贯通,各体皆精。不过五种书体中,他尤其擅长汉篆与章草。汉篆上承秦代书风,下启隶书演变,既有篆书的庄重,又含隶书的灵动,最难驾驭。苗先生写汉篆,每一笔都有根源,每一字都有出处,既保留“铁画银钩”的刚劲,又兼具“虫蚀鸟迹”的自然意趣;看他的点画,如锥子划过沙地般劲挺,似屋顶漏雨痕迹般自然,藏锋与露锋相辅相成,刚柔并济,实在是深得汉篆精髓之人。章草则简洁劲健、洒脱自在,苗先生写来,既不失“笔断意连”的妙趣,又有“沉着痛快”的感觉,可见晋人风韵,含汉魏气度,足以体现他深厚的功力。

    缘分的奇妙,莫过于此。八月一日,福州市福延公益慈善服务中心执行理事长马斌,恰好与苗先生相见。当时《侨报》刚刊登了苗先生的作品,他兴致一来,提笔篆书“福延公益”四字相赠。这四个字,笔势稳健,意态祥和,既展现书法之美,更蕴含仁爱之心。原来苗先生不仅以书法技艺见长,更重视公益事业。听说福延公益自成立以来,扶贫济困、助学兴教,功绩显著,苗先生有感于他们的善举,因此有了这一赠礼,他的文人风骨与家国情怀,在笔墨间可见一斑。

    次日中午,刘贡献局长把苗先生的联系方式给了我。下午4时,虽然天降大雨,仍驱车前往拜访。还未相见,先感受到他的真诚;刚一见面,便觉得十分投缘。品茶交谈间,才知道苗先生与周口渊源深厚:1987年秋至1989年夏,他曾在周口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学习,时任班长及艺术系学生分会主席。那时青春年少,已显露组织才能与文艺兴趣。如今苗先生身居中央台办一级巡视员、福建省委台办副主任之位,政务繁忙之余,仍不放弃书法,且能将公务中的洞察、人生中的体悟融入笔端,因此他的作品不仅有艺术之美,更含人文厚度。

   谈及书法,苗先生说:“书法是心灵的描绘。临摹古法不能不像,不像就失了根源;创作不能全像,全像就没了自己的意趣。”这话深得书法真谛。看他的篆书,笔画如古玉凝脂般温润,既可见《石鼓文》的浑厚古朴,又含《袁安碑》的清秀飘逸,而结体之间,时常可见巧思,在对称中求变化,在端庄中藏灵动,这就是所谓“学习古法而不拘泥于古法”。他写章草,取法皇象《急就章》、索靖《月仪帖》,而笔势更显洒脱,墨色浓淡相衬,仿佛有音乐的节奏——原来苗先生深谙乐理,因此能将乐感融入书法,使线条如旋律般流转,这又是他独到的秘诀。

    古人说:“字如其人。”苗先生的书法,端庄严谨中见洒脱,沉稳厚重中含英气,正像他本人。看他处理政务,兢兢业业,心怀家国;论他对待艺术,精益求精,情寄笔墨;说到他关怀公益,真诚恳切,义薄云天。所谓“文章承载道理,书法焕发光彩”,苗先生的书法,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他人格、学养、襟怀的写照。

    当今书坛,有的追求新奇怪异,把狂怪当作创新;有的固步自封,把临摹古法当作能耐。苗先生则不同,他既扎根传统,深耕秦汉篆隶的沃土,又能结合时代精神,融入个人感悟,走出一条“守正创新”的道路。他的篆书独树一帜,正在于“熔铸秦篆汉隶的筋骨,塑造自己的艺术风格”——这不是一日之功,而是数十年学养、阅历、感悟的积淀。

    临别时,雨势渐停,天光微亮。苗先生赠我一幅篆书“南禅斋”三字,笔力千钧,意韵悠长。我带着作品回家,一路感慨:所谓大家,不仅技艺高一筹,更在于品德传一方。苗先生以书法传递情感,以公益救济世人,以勤政报效国家,三者合一,才显现出当代文人的担当。

  从前蔡邕《笔论》说:“书法,是心灵的舒展。要写字先舒展心怀,放任性情,然后再下笔。”苗先生作书,正是如此:舒展心怀则内心没有阻碍,放任性情则笔墨有生机,因此他的作品能感人至深。我深信,假以时日,苗先生的书法必定能在当代书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以书法弘扬道义、以艺术救济世人”的精神,更将激励后辈学人,流传久远。

苗京平作品欣赏

苗京平作品欣赏

苗京平作品欣赏
(文/李靖)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