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全市第一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
从三晋到豫宛中原,一袋造血干细胞穿越山河,从绝望到希望,医者的双手托起生命的重量。近日,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中华骨髓库检索到一位山西全相合造血干细胞捐赠者,成功为一名61岁的高危血液病患者成功移植,患者得到康复。这标志着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了全市首例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
半年前,61岁的贾先生因为全身乏力、发热,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被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这种恶性血液病会引起骨髓造血功能的异常,血细胞全面减少,只能依赖不断的输血维持生命,还会逐渐进展成急性白血病。医院血液科主任姚金晓认为,贾先生唯一的希望就是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骨髓移植”,植入一份健康的骨髓干细胞才能重建他的造血功能。
但是,贾先生的父母早已离世,与自己的兄弟姐妹配型不合,14岁孩子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才做了大手术,无法作为造血干细胞供者。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移植采集医院,血液科移植团队通过中华骨髓库的搜索匹配,最终幸运地发现一位来自山西的志愿者与患者配型成功。
据悉,贾先生是南阳市一名普通农民,老来得子的他,有一个14岁的儿子,可不幸的是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些年为儿子奔波求医几乎花光了家中积蓄,让老贾家成了村里的贫困户。面对患者家庭经济实在困难,无法筹集足够的移植费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清楚患者的病情不容耽误,便向医院相关部门申请减免贾先生住院押金,迅速开始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程序,入住移植舱、药物预处理……
同时,姚金晓不辞劳苦连夜奔赴太原,在山西省红十字会协调下,志愿者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取回“生命种子”,为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经过半个多月的保护和刺激造血,来自太原的志愿者的造血干细胞终于在贾先生的身体中扎根、发芽、生长。如今,贾先生的血象已完全恢复正常,造血重建,摆脱输血和疾病的噩梦,顺利走出了病房准备出院回家。
据姚金晓介绍,贾先生在院班子成员的大力支持下,接受了南阳市未曾有过的骨髓库非血缘供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这场“生死接力”让贾先生在不知不觉中和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移植中心一起创造了历史,书写了南阳市和中原地区地市级血液病诊疗的新篇章,标志着南阳市血液病的诊疗水平上升到了新的台阶,惠及越来越多的血液病患者,也给没有亲缘供者的血液病患者赋予了重建造血的机会,让更多血液病患者有了重获新生的希望。
供稿:乔晓娜 于磊
编辑:吴冬霞
审核:王 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