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万州文成琼:从青春逐梦到乡村振兴的巾帼故事

钱安 原创

2025-08-01 21:32

万州,梦想起航的地方 在高峡出平湖三生有幸的魅力重庆万州,有着连绵起伏的山峦和日夜奔腾不息的长江,这片土地孕育出了无数坚韧不拔、心怀梦想的儿女。

文成琼出生故乡-原万县市

文成琼,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星辰。她出生于万州原万县天城镇高寨村,从小酷爱文学、5岁就跋山涉水往返30里地上学的经历锻造了她骨子里倔强执着,不怕苦累,不服输的性格;淳朴厚道、耿直勤劳的父亲与精明能干、悲天悯人的母亲营造的温馨原生家庭环境则造就了她积极阳光、真诚善良、富有同理心责任心和爱心;更赋予了处女座的她既胆大又心细,思维敏捷,善于学习、追求完美的的个性。一直热爱学习的她注重开阔视野和不断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18岁就开始自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还在原万县日报上发表了一些“豆腐块”新闻报道,其中一首名为《远方》的小诗甚至被从北京下来采访的中国青年报社的一个编辑老师选中,被收录进由臧克家提名的诗集;但真正让她成长的,是这片生她养她的沃土。

1991年初,青春正好的文成琼担任了原万县高寨村团支部书记。那时的高寨村,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迟缓,年轻人大多怀揣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远走他乡;然而,充满热情和创业激情的文成琼却选择留下来,用自己的智慧和热血为这个小山村注入新的活力;有一天,当她看见村里四五岁的适龄孩子上个幼儿班都要和她自己小时候一样徒步20里地去乡里,她毅然带领团支部的成员筹建创办了幼儿园,在那个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幼儿园的创办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她亲自设计教学方案,为孩子们讲述外面精彩的世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文成琼还把目光投向了乡村的产业发展;那时,她经常观察看见有老乡闲置的荒地,就收集起来组织创办了青年药材种植基地,带领村里的年轻人一起种植药材。从选种、播种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她四处请教农业专家,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然后手把手地教给村民;在她的努力下,药材种植基地逐渐走上正轨,村民们的收入也有了显著提高。

1992年12月,因为她的出色表现,不到20岁的她被当选为共青团四川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万县五万农村青年去成都锦江宾馆参加了由原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出席并一起合影的省团代表会议;这张珍贵而带着她青春梦想的合影曾经一直保存在她的随身相册中,并永远珍藏在当时四川省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在那一刻,她站在领奖台上,心中满是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憧憬。

他乡,奋斗与成长的舞台

然而,阴差阳错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就在县里的领导准备让她转干,准备就在下周下批文的时刻,四川全省上下突然掀起了区乡建制运动浪潮,踌躇满志的文成琼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内蒙古定居;初到北方,背井离乡人地生疏,气候、风俗和家乡截然不同,语言交流也存在一定的障碍。但她没有退缩,而是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融入第二故乡这片新的土地;由于她一直热爱学习,独自办起了养兔场,因此得到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下乡扶贫工作队的高度认可推荐,让她接手了多年来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直倒数第一的土城村委会工作,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却以百分努力认真思考着如何改变现状,常常起早贪黑串村走户,和老乡打成一片;并结合实践创办了自己一手策划一手采编一手主播后被领导们戏称为“美国之音”的宣传载体《妇女之声》广播节目,《妇女之声》广播融教益性娱乐性实用性为一体,寓教于乐,成为了妇女们的知心朋友;每天清晨,悠扬的广播声回荡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传递着温暖和力量;妇女们在田间劳作时,会停下手中的活,认真聆听广播里的内容;有的妇女学会了科学的育儿方法,家庭关系也更加和谐,深得群众喜爱和认可。

国家人口计生委宣传司领导和内蒙古人口计生委主任刘芝兰等领导先后多次下乡调研;由乌兰察布盟长赵世亮带队的全市人口计划生育流动现场会在其所在的乡村成功召开;内蒙《人口与计划生育报》头版头条刊出名为《文成琼和她的妇女之声广播》报道;同时省市广播电视媒体都相继做了宣传报道;《妇女之声》广播成为新世纪人口生育文化活动巡展;时任卓资县委书记王建国曾在寒冬亲自驱车去村里看望她,并神情庄重的说:“小文的成功看似偶然,其实偶然中有她的必然性哦!”不久因开拓创新工作文成琼被组织提拔为梨花镇乡长助理。

妇女之声广播站背后的卧佛山

她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她深知,自己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为了胜任新的岗位,她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为了不辜负组织的信赖和各级领导的厚望,在乡里工作后,她通过不断摸索,又快速创办了《梨花人口快讯》等宣传载体,通过这些工作,她向广大妇女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文明风尚;她鼓励妇女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梨花人口快讯》为当地的人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这份刊物,及时发布人口政策、生育知识等信息,提高了村民们的计划生育意识;她常常深入到乡村每一个家庭,倾心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贴心的服务;有一次,下乡途中,突发洪水,及腰深的洪水差点把她卷走了;特别令人悲痛的是,为了她钟爱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有一次,她忙于工作,竟然忘了去接幼儿园上学的孩子,年仅五岁的爱子和同村一个孩子独自回家,结果在穿过铁轨时被不幸撞倒,留下她永远都无法谅解自己的错误和伤痛!为此荣获了国家人口计生委授予的“全国基层优秀计生工作者”殊荣。

由于在勤奋工作的同时,她善于思考笔耕不止,一些工作报道经常发表在省市党报、人口报并多次获奖;得到领导的青睐和信赖,被借调到卓资县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工作;不久又在组织的科级领导干部考试中,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和组织考察脱颖而出,文成琼当选为梅丽盖图乡副乡长;在这个岗位上,她全面参与到乡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她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项目,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她关注民生问题,致力于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她分管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做出了应有贡献。

人生就是这样荡气回肠一波三折;2005年由于乡镇改革,她和所有女干部都调回县里工作,工作开始轻松些,为多照顾家庭贴补生病的老人,她在业余时间学习经商,结果遇人不淑,掉进了精心设计的陷阱,被诈骗了25万,还无情的卷进了经济案子;丈夫东奔西走,准备找律师打官司,结果出了车祸,历经沧桑苦难。

归乡,乡村振兴的新使命

时光荏苒,2017年初,在父母和亲人的期盼下,文成琼带着多年的思乡情结和满腔的热情回到了家乡万州。此时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如火如荼,文成琼找到时任万州区扶贫办(乡村振兴)分管主任李雷,斩钉截铁的对李主任说:“我也想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出一份力,为老乡们宣传推广土特产吧!”李主任看见她如此热情和充满勇气的样子,毅然亲自为她签下了带贫证明,以示鼓励。

万事开头难!起初,不管是下乡帮扶贫困群众还是去一家一家拓展帮扶预算采购客户单位,她都是第一个冲在最前面,乡村产业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困难、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她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肯干,没有丝毫犹豫,她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致力于服务“三农”,她深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于是,她开始推动消费扶贫,帮助脱贫群众发展种养殖业和加工初级农产品,并通过收购初级农产品,加工包装成盟爵家系列农特产品。她深入到每一个村庄,了解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她发现,一些村庄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由于缺乏销售渠道,农产品往往滞销,于是,她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互联网平台,为这些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她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北京、上海、山东等各地对口地区支援农产品展销活动,邀请商家和消费者前来参观选购,她还通过入驻全国832个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平台,将数千万农产品销售到山东、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各地;在推动消费扶贫的过程中,文成琼遇到了许多困难,一些农产品的品质不稳定,包装不够精美,影响了销售;她就组织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她还聘请专业的设计师,为农产品设计精美的包装,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成琼下乡帮扶贫困户

除了推动消费(扶贫)帮扶工作,文成琼还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热心参与公益事业;每年主动组织开展帮扶村爱心慰问、扶助活动,参与每年重庆市红十字基金会关爱困境儿童公益捐赠等等,五年来,她先后成立了盟爵商贸、盟爵家农业和盟丫头食品公司,担任总经理和执行董事,捐赠各种物资现金数十万余,在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初心、不忘回馈社会。

2023年10月27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文成琼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她忙里抽闲,专程陪小周镇马褡村民政驻村第一书记何波下村入户走访看望建卡户。他们来到了建卡户余登河的家中,余登河是一位养蜂的困难户,身体不好,家庭经济困难;文成琼走进家中,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她看到养的蜂蜜滞销急忙一次采购数百瓶;她还为他家送去了生活用品和慰问金,鼓励他要乐观面对生活。

在养羊户柳景忠的家中,文成琼了解到他缺乏经验和技术,文成琼耐心地听他讲述自己的创业计划,然后给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她还安排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他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他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努力对接销路,柳景忠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紧紧握住文成琼的手,说:“文总,谢谢你,你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龚生友是一位长期卧床的困难户,家里的土鸡长大了找不到销路,就让他儿子庆云找到文成琼,她不但帮解决了土鸡销路,还过段时间就带着牛奶蛋糕等礼品来探望老人。这一天,他们走访了22户帮扶群众。每到一户都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她的身影穿梭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乡村振兴的未来展望

文成琼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当地农委、商委等政府各部门的认可和好评;盟爵商贸被评为商务部信用企业会员;选为万州区统战部光彩事业促进会会员单位;万州区机关直属企业会员;重庆市红十字会关爱困境儿童爱心单位等等;

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乡村振兴的行列中来;一些曾经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看到家乡的变化,也纷纷回到家乡,投身到乡村建设中;她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她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专家学者到田间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农民传授最新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还申请了一种蜜薯种植用均匀浇灌装置、生态农业运营管理系统软件等技术专利。

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2025年初,文成琼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她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的申请审批,成功拥有了“农产品供销链商.CN”的网站;这个网站将乡村与世界紧密连接起来,为农产品的产供销和推广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平台;它不仅是文成琼多年努力的成果,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承载着她对乡村未来的无限憧憬和美好梦想。

文成琼希望通过这个网站,能够帮助和成就千万农业企业,特别是那些和她一样有梦想、有情怀的企业家和新农人;她期待与他们携手共进,共同谱写新时代新质生产力与数智化转型升级的奋进圆舞曲,让乡村在数字化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她知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她将继续怀揣着对乡村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翼,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她的身影,将永远活跃在乡村的田野上,为实现乡村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奋斗!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