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金寨回族乡:小网格激活治理末梢 大联动书写共治新篇
正观新闻记者 史治国
今年以来,荥阳市金寨回族乡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网格化治理新模式,通过细化网格管理、搭建协商平台、推动多元共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走出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金寨村以“便于管理、就近服务”为原则,将全村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和若干党员、乡贤志愿者,形成联动机制。网格员常态化开展走访摸排,收集民情民意,对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调处。今年以来,网格员累计走访群众600余人次,排查隐患矛盾30余件,化解率达95%。
针对网格内频发的如宅基地、土地流转等纠纷,村党支部打造“网格议事厅”、“田间调解会”等协商平台,创新“法律明白人+乡贤能人”双介入模式。村民田某与孔某因2016年工伤致残赔偿问题长期存在纠纷。虽然孔某曾承诺每月支付田某2000元生活费作为补偿,但后续未能按时履行给付义务,导致双方矛盾不断升级,并多次向村委、乡政府及市信访局反映诉求。为从根本上化解这一历时多年的矛盾纠纷,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金寨现任村两委联合网格员、乡司法所工作人员及村内老党员组成专项调解小组,创新采用“背对背疏导情绪、面对面厘清权责”的调解方式。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既注重法理阐释,又兼顾情理疏导,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签署。这种“情、理、法”有机结合的调解模式,不仅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更显著提升了村民对基层调解工作的满意度。
通过强化基层责任落实,金寨村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从“单打独斗”到“群策群力”的转变,通过网格化治理的“绣花功夫”绣出了基层善治新图景。金寨村党支部书记沙延彬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网格化管理,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让村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