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周大院:让孩子们沐浴在国旗下
“站在国旗下,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周一“国旗下的诵读”成为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开展爱国教育、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课堂。多年来,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积极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通过开展唱红歌、观影片、讲红色故事、组织红色研学、举办升旗仪式及“国旗下诵读”等多样化主题教育,让家国情怀根植于孩子们心中。
一面红旗,一腔热忱。升国旗、国旗下诵读、小小护旗手……这些都是生动、鲜活的爱国教育课。“八一”建军节前夕,清晨阳光洒满校园,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在冉冉升起的国旗下,小洪同学缓缓走向升旗台,用稚嫩铿锵的语调领诵《致敬最可爱人》,用童声传递红色力量。“解放军叔叔阿姨特别厉害!无论是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年代抢验抗灾,在关键时刻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守卫边防、保卫家园,用肩膀撑起我们的平安。”充满真挚、真诚的童音,激荡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为了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红旗”的意义,学校还组建了一支14、15岁年龄段的“护旗手”。他们的训练不容易,从站姿到敬礼,从走步到升旗……每个环节、每个动作都要反复练习。“看到他们从胆怯到自信,从生疏到熟练,我倍感欣慰。台下他们刻苦训练,就是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王琦老师说,升旗仪式不仅是一种仪式感,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传递。
多元课堂,浸润心灵。“8月1日,是解放军叔叔的节日,我要送给他们一份特殊的礼物!”教室里,小鱼儿正在专心制作“步枪”——他让老师找来一些旧纸箱,照着图纸精心拼接、粘贴、组装,很快,一把汇聚童趣与梦想的“迷你”步枪就完成了。看着自己的“杰作”,小鱼儿爱不释手,学着军人的样子比划着。“他从小有个军人梦,每次听到军人故事,观看革命影片,眼里总会闪光!”王亚坤老师说。近年来,特教学校把爱国教育融入日常课堂中,在“建党日”、“建军节”、“国庆日”等节点,组织优秀党员、退伍军人、先进模范进校园、进课堂,与孩子们一起唱红色歌曲,向学生讲革命故事,播放《闪闪的红星》等红色影片,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红色血脉。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近年来,特教学校将“红色研学”作为开拓学生视野、培养优秀品质、增强爱国情怀的重要手段,利用河南省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主题研学活动,从龙门石窟到安阳文字博物馆,从白马寺到洛邑古城,从红旗渠到科技馆,孩子们一路研学、一路读史,倾听文物背后的故事,领略机器人、智能AI等新科技的魅力……
一路走来,越来越多的优秀孩子脱颖而出,小忠、石宁乒乓球赛场上勇夺奖牌,小寅幻绘画作品被收录,一项项发明被创造,“童梦圆”儿童艺术团走进社区进行表演……
“我们希望通过升国旗、研学参观、主题课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社会的关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教学校负责人表示,爱国主义教育已成为特殊儿童社会日常教育的重要一环。
(王亚坤 王聪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