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说商都:郑州历史上的今天(1840-2000)8月
8月1日
1935年8月1日 中国农民银行在郑州发行一元纸币,票面印有“郑”字,只限本地流通。
1952年8月1日 郑州市解放后兴建的第一个综合性公园——人民公园对市民开放。
郑州市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坐落在郑州市中心地带,1951年动工兴建,占地面积446亩,东起二七路,西至铭功路,南到西太康路,北邻金水河中游。公园内有“彭公祠”、“胡公祠”。
1955年8月1日 国营郑州第三棉纺织厂正式开工生产。
国棉三厂办公楼
国营郑州第三棉纺织厂位于郑州市棉纺西路3号,于1954年4月16日动工兴建,占地面积55公顷。2000年有在职职工6665人,完成工业总产值4.11亿元,销售收入4亿元,利税总额3050万元。
1956年8月1日 郑州市第一条晴雨通车公路——郑密公路建成通车。
郑密公路又称郑卢公路,为郑州市至新密市区的一条主要干线公路,新密段由郑州市区的三李,经白寨、岳村、三岔口、夏庄河、牛店至登封交界处的南坡,全长37.4公里。
1956年8月1日 郑州燕庄机场正式开放。
燕庄机场
郑州机场因其位于郑州市东北的黑庄与祭城之间的燕庄境内,故又称郑州燕庄机场。始建于1942年,有一条南北方向的300多米长的土质跑道。后在1945年、1950年两次改建重建,一直为军用机场。1956年6月,中国民航在郑州燕庄机场建立郑州航站,8月1日正式向民航开放,成为军民合用机场。1997年8月28日,民航转场到郑州新郑机场。不久,空军也撤出燕庄机场,原燕庄机场用于城市开发,建筑物全部拆除,跑道改做城市道路。
1958年8月1日 河南省图书馆在郑建成开放。
老河南省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坐落在郑州市优胜北路,馆舍为民族式建筑,使用面积4500平方米。原名河南图书馆,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开馆,馆址在开封,1953年改名为河南省图书馆,1954年迁郑,与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图书馆合并。1958年在优胜北路建成新馆,并于8月1日开放。1985年11月,国家投资1684万元,在嵩山路与伊河路口北侧另辟新馆。1989年10月1日建成开馆,占地2.69公顷,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可容藏书300余万册。
1983年8月1日 郑州市实行市带县体制。
原属开封地区的巩县、新郑、密县、登封、中牟等5县划归郑州市管辖。至此,郑州市共辖有二七、金水、中原、管城回族、上街、郊区、金海、新密8区和荥阳、巩县、登封、密县、新郑、中牟6县。
1986年8月1日 郑州邮政大楼正式开业。
郑州邮政大楼
郑州邮政大楼坐落在郑州火车站广场南侧,1982年4月26日动工兴建,建筑面积17620平方米,总标高43.2米,是全国邮政通信枢纽重点工程之一。其北楼为营业和办公场地,南楼为转运、期刊、包裹、信函生产车间。
1995年8月1日 河南省首家省级晚报——《大河文化报》创刊。
大河报
《大河文化报》由河南日报社主办,1997年10月1日,更名为《大河报》。
8月2日
1958年8月2日 郑州市区和郊区普降大雨,河道决口34处。
1982年8月2日 黄河郑州段出现1958年以来最大洪峰。
花园口水文站实测15300立方米/秒,这次洪水的特点是水位高(比1958年水位高出0.24米)、含沙量低(最高为63.4公斤/立方米)、流量大,持续时间长。郑州境内黄河上至巩县赵沟下至中牟共淹没滩地15.15万亩。
8月3日
1939年8月3日 “密县事变”爆发。
因叛徒告密,8月3日至13日10天间,28名中共地下党员和爱国人士樊百全等以及一批进步青年先后遭逮捕。中共密县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史称“密县事变”。
1984年8月3日 郑州市第一家自选商场——郑州友谊商店自选商场开业。
郑州友谊商业公司
友谊商店位于郑州市北二七路96号,1959年成立,时有营业面积80平方米,主要服务对象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在郑州执行援建工程项目的专家及家属。1980年由国家商业部和河南省商业厅共同投资40万元,郑州市百货公司自筹73万元,在原址重建营业楼一座,建筑面积3582平方米。1985年12月,友谊商店划归华侨友谊公司领导,设有外宾专柜。1992年改制,成立郑州友谊商业(集团)总公司。
1992年8月3日 郑州市政府发布《郑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奖励试行办法》。
8月4日
1928年8月4日 碧沙岗烈士祠建成。
碧沙岗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
碧沙岗烈士祠是冯玉祥为纪念其所属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阵亡官兵、拨款13万元修建的烈士陵园,位于郑州市区西部,占地18.62公顷,由中山公园、烈士祠、烈士公墓、民生公墓四部分组成。冯玉祥取“碧海丹心,血殷黄沙”之意将陵园命名为“碧沙岗”,并亲笔题写“碧沙岗”3字,以石雕在陵园的正门——北大门(1975年被毁),群众俗称“老冯义地”。1956年2月郑州市政府将其改建为公园,1957年5月1日建成开放,是郑州市开放的第二个综合性文化休闲公园。
1987年8月4日 全国首届少年乒乓球公开赛在郑州市省体育馆举行。
比赛于13日结束。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的700余名1974年以后出生的少年参加比赛。
8月5日
1925年8月5日 豫丰纱厂5000工人举行罢工斗争。
在中共党员王若飞、李震瀛、黄平万领导下,为争取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豫丰纱厂工人举行罢工斗争。在河南省各界和铁路总工会的声援下,厂方于8月24日被迫接受工人提出的条件,罢工取得胜利,8月26日工人全面复工。
1992年8月5日 在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郑州市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连拿两块金牌。
1996年8月5日 黄河郑州段最高水位达94.73米,是有水文记载以来水位最高的一次洪水,致使2万多公顷黄河滩区全部进水。
8月6日
1993年8月6日 郑州有线电视台建成试播。
郑州电视台新闻录播
郑州有线电视台隶属于郑州市广播电视局,筹建于1992年12月,首批入网用户6000户。采用450兆兹频道传输技术,传送12个频道15套电视节目。1998年更名为郑州有线广播电视台。1999年底开通郑州有线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业务网,并成立郑州广电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实行网台分营。
1998年8月6日 荥阳市通过省级卫生城市考核验收。至此,郑州市所辖各县(市)区全部进入省级卫生城市行列。
8月7日
1959年8月7日 郑州军分区成立。
郑州市人民武装部撤销,成立郑州军分区,张兴福任司令,陈盛林任政委。
8月8日
1956年8月8日 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康克清等到郑州视察妇女儿童工作,参观了托儿站、女工宿舍等。
邓颖超视察郑州与妇女代表合影
1956年8月8日 郑州市首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在市人民广场举行,10日闭幕。
参加比赛的有郑棉一厂、郑棉三厂等13个单位和系统的929名男女选手,其中有4项成绩打破河南省纪录。
1993年8月8日 郑州市第一家证券营业部——中国银行郑州国际信托咨询公司沙口路证券营业部开业。
营业部位于郑州市金水路与沙口路交叉口,由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信托公司主办,业务内容有代理发行各种有价证券、代理买卖各种有价证券、有价证券的代保管及签证和过户、代理还本付息、分红派利等。
1999年8月8日 河南省最大的食品批发市场——郑州华中食品新城开业。
郑州华中食品城
华中食品新城位于郑州市京广南路东侧洁云路,属于工业消费品市场,主要批发零售食品、糖酒、小商品等。由郑州三胞经济开发区开办,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面积20公顷,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拥有1800个摊位。
8月9日
1956年8月9日 郑州市新建的第一座露天剧场在南阳路南段路东竣工。
当年11月,苏联乌克兰舞蹈团到郑在露天剧场作首场演出。
1958年8月9日 郑州市区划调整。
金水回族区撤销与陇海区合并,定名为管城区;接管荥阳、上街地区后,建立上街区;将郊区的23个乡合并为8个乡。至此,郑州市辖二七区、建设区、管城区、上街区、郊区。
1991年8月9日 撤销巩县,设立巩义市(县级)。
巩义市区
河南省政府通知,撤销巩县,设立巩义市(取巩县孝义之意),委托郑州市代管。
巩义市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市与洛阳市之间。东与荥阳为邻,西和偃师、孟津接壤,南与登封、新密依嵩山为界,北和孟州、温县隔黄河相望。在全省县(市)中首家开通了万门程控和移动通讯工程,率先实现了光纤数字通信,成功完成了与省会郑州市的并网。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8年位居河南省首位,连续9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市)。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8月10日
1919年8月10日 霍乱流行,郑县有3705人发病,其中死亡598人。
1922年8月10日 京汉铁路总工会第二次筹备会议在郑州召开。
会议12日结束。凌楚藩、高斌、刘庚和代表京汉铁路郑州分工会出席了会议。高斌被选为会议主席,凌楚藩被选为总工会临时委员长,会议通过了《总工会简章草案》。
1933年8月10日 黄河洪峰到达郑州段,河水涨至京汉铁路大桥桥面。
受洪水影响,13号到34号桥墩发生动摇,桥面扭曲,致使大桥正常通车中断17天。这次大洪水还波及郑州以下30余县遭灾,被淹土地6500多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70多万。
1987年8月10日 郑州特大暴雨,暴雨最大强度每小时110毫米,日降雨量289毫米,是郑州气象史上日降水量最大的一次。
1989年8月10日 河南省第一家股票市场——郑州市股票交易市场正式开业。
8月11日
1939年8月11日 因连日大雨,郑县大同路一带水深6尺。
1958年8月11日 郑州市第一个室内比赛和训练馆——郑州市风雨球场建成。
郑州市风雨球场
球场位于商城路郑州市体育场西南侧,前身为1956年7月建成的带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屋顶为木桁架结构。1998年3月拆除。
1988年8月11日 郑州市首批颁发城镇房屋产权证大会在市青少年宫举行。
1992年8月11日 郑州市被辟为内陆开放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
1995年8月11日 郑州市慈善总会成立。
8月12日
1941年8月12日 18架日军飞机轰炸中牟县南张庄。
日军轰炸后的惨状
之前的3月25日,日军攻陷中牟,奸淫烧杀无辜百姓207人。8月26日,日军分三路猛袭张庄,遭守军顽强抵抗后,冲入村庄用剜眼、分尸、轮奸等非常残忍的手段屠杀百姓370人。
1993年8月12日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奠基。
升达学院校园
是由豫籍台胞王广亚博士为董事长的台北广兴文教基金会与郑州大学合作兴办的一所本科层次的民办性质高等院校(郑州大学的二级学院)。1993年8月12日,学校在新郑县小乔乡(现龙湖镇)中山南路1号奠基。1994年9月招生开学。2000年,学校占地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6万册,期刊710多种,有电脑及语言视听等教学设备1140台;共有7个系部、16个专业、2个公共教学部。
8月13日
1976年8月13日 新密矿务局王庄煤矿井下电缆失火,引起硫化氢大量放出,使百余人中毒,其中95人当晚死亡。
1998年8月13日 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叶选平到郑州市政协机关听取了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市政协工作汇报。
8月14日
1941年8月14日 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孙桐楦)在撤离郑州前,以“焦土抗战”为名,将明远电灯公司发电设备炸毁,郑州路灯退回单一燃光照明状态。
1958年8月14日 郑州市成立人民公社。
庆祝人民公社成立
郑州市郊区撤销23个乡和217个农业社,建立了东郊、西郊、南郊、北郊和古荥等5个人民公社。与此同时,市区的管城区清真寺街道办事处宣布成立红旗人民公社。全市共成立农村和市区人民公社75个。
1971年8月14日 郑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
1973年8月14日 河南省、郑州市共同举行推广应用“优选法”大会,欢迎著名科学家华罗庚和他率领的小分队到郑推广“优选法”。
华罗庚给工人讲解如何应用优选法
8月15日
1953年8月15日 郑州市编制委员会成立。
编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管理党政群机构编制。1953年底,郑州市直党政群机构共有39个,人员编制1349名。2000年底,郑州市直党政、人大、政协、纪委、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群团机构共92个,编制9650名,实有10131名。全市行政编制15700名,实有15484人。
8月16日
1984年8月16日 登封县城关北庄五座塔后沟首次发现稀有两栖动物——大鲵(娃娃鱼)。
娃娃鱼
8月17日
1956年8月17日 全国篮球锦标赛在郑州举行。
全国篮球锦标赛是由国家体委委托河南省体委和郑州市体委共同举办的全国性男、女篮球比赛,赛时13天,分别在河南省人民委员会体育场、郑州铁路工人文化宫、河南省工人文化宫、郑州市人民广场进行,8月29日结束。比赛结束后运动员代表把救灾义赛收入的1172.02元人民币交给河南省副省长嵇文甫。
1987年8月17日 河南省首届商业系统酒类鉴评揭晓,郑州市金泉酒厂的商城贡酒等20种产品获银质“神州杯”奖。
8月18日
1985年8月18日 郑州市第四中学西藏班招收的首批100名西藏初中新生,抵郑入学,9月1日正式上课。
这是为培养藏族人才,郑州市教育局受河南省教育厅的委托,在郑州市第四中学特设的两个西藏学生中学教学班。第一批
郑州四中西藏班学生教师节献礼
招收学生100名,其中男生69名,女生31名。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藏语、体育、音乐、美术。学校专门成立了西藏班办公室,配备藏族和汉族教师、辅导员、炊事员16名。至2000年共培养藏族中学生1578人。
1994年8月18日 河南省被列入国家级改革试点的唯一企业——河南嵩岳纺织工业集团更名为河南省嵩岳集团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体改委确定的全国8家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改革试点之一。
嵩岳集团纺织车间
1999年8月18日 郑州市人大首次邀请6位本市公民旁听市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
8月19日
1985年8月19日 全国首届青运会跳水比赛在郑州结束。
郑州市14岁的耿涛获男子跳台跳水亚军。
8月20日
1986年8月20日 登封县唐庄乡王河村一带发现储量在5亿吨左右、品位在98.3%的大型高硅矿。
8月21日
1949年8月21日 全市开展熊儿河疏河工程。
美丽的熊儿河畔
郑州市各机关、学校、部队等36个单位3300余人参加,提前完成了疏河任务,解除了沿河燕庄、白庄等10余村的10万多亩农田的水患。
1984年8月21日 郑州杂技团演员孔红文在全国首届杂技大赛上获金奖。
郑州杂技团表演的“软钢丝”
1984年8月10日,由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杂技比赛在甘肃兰州开幕。来自全国的43支代表队,403名演员,参赛节目58个。郑州杂技团16岁少女孔红文表演的《椅子顶》以其惊险、新奇、优美而夺得首届杂技大赛唯一的一块金牌,郑州杂技团演员尤东升表演的《软钢丝》获银牌奖。
1990年8月21日 郑州火车站6502型大站电气集中顺利开通。
至此,郑州火车站结束了半个世纪以来人工扳道的历史,办理一条接发列车进程由原来14分钟~20分钟缩短到20秒钟~30秒钟。
铁路电气化工程
8月22日
1986年8月22日 全国游泳锦标赛在河南省体育馆举行。
来自国家集训队、解放军、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等24支代表队的199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共10个项目的比赛,经过l2场激烈争夺,广东男队和解放军女队分别夺得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
1991年8月22日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郑州市为全国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8月23日
1991年8月23日 第四届“黄河杯”全国老年门球赛在荥阳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40支老年门球队参加了比赛。
8月24日
1901年8月24日 郑州电报线路开通。
郑州是中国较早设有电报通信的城市之一。1901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由西安经河南回京,为便于其途中通信,河南省地方官府筹资架设了一条开封经郑州至洛阳的单铁线路,特在郑州钱塘里东侧设立电报房。9月20日,从洛阳发电报至郑州并转开封府,电告慈禧行程安排,此为郑州使用电报传递信息之始。1906年清王朝邮传部核定郑州电报房升为电报子局,开始为民众服务。1909年清王朝令郑州电报子局承转四方电报。据清王朝邮传部年报记载,1910年郑州电报电路可直达北京、西安、信阳、开封、洛阳、武陟、巩县等地,年电报总交换量1.5万次,居全国第七位。
1997年8月24日 当日约21时30分,郑州市公安分局民警张金柱酒后驾车逆行,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的严重后果。后经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伤害罪,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经省高院核准,被告人张金柱被执行枪决。
8月25日
1923年8月25日 新郑县县城南街的李坤山在门前菜园打井,挖出青铜莲鹤方壶一对,同时出土的文物有郑国宗庙祭祀器91件,铜、玉、陶、瓷瓦片53件,贝锯、蚌、牙骨351件,古铁两块。后来,这批文物分别收藏于河南省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国家珍贵文物。
青铜莲鹤方壶
1984年8月25日 郑州食品水产贸易中心开业。
位于市区南阳路330号,以议购议销、联营经销、现货期货、代办托运、承办加工、批发零售、协商作价等方式,主营肉、蛋、禽、水产,兼营土特产品、干鲜水果、五金交电、日用百货等。
8月26日
1915年8月26日 郑州开始用牛拉水车给道路洒水。
1990年8月26日 郑州市大同路市话分局万门程控电话开通。
这是郑州市“七五”规划项目,1988年11月动工兴建,由地方政府投资、用户集资和郑州市电信局自筹资金,总投资3200万元,引进西德西门子公司数据程控交换机1万门,终局可达4万门,于1990年8月26日零时正式开始通话。
8月27日
1986年8月27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郑州市消防支队成立。
郑州市消防支队使用新武器
郑州的消防机构始建于1918年。1918年7月郑县警察局消防队和商会消防队成立,专事灭火。1949年1月1日,郑州市公安局消防队建立,地址在南顺城街,隶属于市公安局治安科领导,1961年更名为郑州市公安局消防大队。1983年后,公安消防大队纳入了人民武装警察序列,但仍隶属市公安局。1986年8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郑州市消防支队成立,下设8个中队。
8月28日
1970年8月28日 全市暴发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传染病。
8月份以来已发生脑炎317例,死亡43人;发生疟疾14084例。为此,郑州市革命委员会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做好防治工作。
1995年8月28日 首届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在郑州市中原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郑州商品交易会
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简称“郑交会”)是经国内贸易部批准,继上海、天津之后第三家定点举办的全国商品交易会。自1995年起,郑交会于每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郑州举行,至2000年已成功举办了6届。其中,2000年的第六届郑交会规模最大,参会企业达7500多家,参展摊位1300多个,参会商客6万多人,涉及全国27个省、区、市和境外5个国家和地区,合同成交额184.6亿元,是历届之最。
1996年8月28日 郑州城市合作银行正式开业。
郑州城市合作银行是由郑州市城市信用联社改组成立的,体制由原来的“独立法人、单独运作”转到“一级法人、整体运作”。至1999年底,拥有支行33家,营业网点110个,员工2047人;全行各项存款余额4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3.7亿元,总资产达83亿元。
1997年8月28日 郑州新郑机场通航。
郑州机场
新郑机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薛店镇东北4.5公里处,距郑州市区30公里。1994年4月动工兴建,投资12亿元,占地466.67公顷,飞行区等级为4E级。站坪面积11万平方米,可保证20架波音737以上大、中型客机运营。停机坪面积12万平方米,机场候机楼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2000年始发航线51条,周航班数548个,通航国内46个大中城市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全国23家骨干和地方航空公司在此开辟有空中航线。
8月29日
1991年8月29日 郑州市体育场综合训练馆落成。
综合训练馆位于郑州市体育场内西侧,1991年4月10日动工兴建,总建筑面积3563平方米,馆高18米,分上下两层,可进行武术、体操、摔跤、柔道、排球和乒乓球等项目的训练和比赛。
8月30日
1995年8月30日 中国第一套反映寺院题材的邮票——《少林寺建寺1500年》纪念邮票发行。
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纪念邮票
在郑州炮院礼堂举行首发仪式。这套邮票共4枚,总面值1.9元,由著名邮票设计师李德福、杨文清设计,河南邮票印刷厂印刷。为配合这套邮票发行,郑州市集邮公司赶制了原地首日封一套2枚,首发纪念封、绢质首日封各1枚,极限明信片一套4枚,邮折、纪念张、第四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纪念封各1枚,纪念册1册。
8月31日
1953年8月31日 上午9时,郑州郊区朱屯、兴隆铺、石佛、大谢等乡突降冰雹约20分钟,大如拳、中如蛋、小如枣。
1984年8月31日 国家质量奖评比揭晓,郑州市水工机械厂生产的“郑水”牌大型闸阀式平板闸门获金质奖。
水工机械厂生产的闸门
1985年8月31日 郑州火车头体育馆落成。
郑州火车头体育馆
火车头体育馆位于郑州市庆丰街40号,由郑州铁路局投资兴建。1984年11月23日动工,建筑面积7325平方米,是一正方形建筑。主体是框架结构,屋顶是桁架结构,馆高19米。比赛大厅内场地长39米,宽23.5米,净空高13米。赛场四周是看台,可容纳观众3340名。馆内装有多功能电子计时计分牌及音响、电器照明、消防和采暖设备。
1985年8月31日 郑州市体育馆落成。
郑州市体育馆
为迎接全国首届青少年运动会,1984年8月1日,开始动工兴建郑州市体育馆。位于商城路市体育场北端,占地0.25公顷,建筑面积7308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可容观众3028名。馆内有多功能电子计时计分牌、音响、空调等。可进行篮球、排球、五人小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项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
8月
1868年8月 黄河在荥泽冯庄决口,淹没郑州沿河6堡157村。年底兴工堵筑决口,翌年正月十五塞之。
1905年8月 郑州最早的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郑州劝学所成立。
设立劝学员长1人,劝学员2人~3人。1923年改为教育局。
1914年8月 郑州最早的电厂——明远电灯公司成立。
开封普临电灯公司经理魏子清携资20万,来郑州开办明远电灯股份联合公司。位于城西南(现大同路与福寿路交叉路口),1918年1月1日开始向市区供电。
1915年8月 巩县兵工厂在孝义开始动工兴建。
巩县兵工厂遗址
1922年建成投产,占地700余亩。下设动力、炮弹、机器、制枪4个分厂。为当时全国四大兵工厂(奉天兵工厂、孝义兵工厂、上海兵工厂、汉阳兵工厂)之一。另外,1932年于孝义镇石河道兴建巩县化学兵工厂,1936年建成,定名为巩县兵工分厂,生产化学战剂等。1937年七七事变后,两兵工厂南迁。
1922年8月 郑州市第一个行业工会——京汉铁路郑州分工会成立。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赵子健、李震瀛等先后到郑州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工人运动。1921年9月,京汉铁路郑州工人俱乐部在郑州花地岗金胡里成立,发展会员300多名,高斌当选为总干事,这是河南地区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工人群众组织。1922年4月,在京汉铁路郑州工人俱乐部的基础上,成立京汉铁路郑州工会,会址在菜市街玉庆里45号。8月京汉铁路郑州工会改为京汉铁路郑州分工会,选举高斌为委员长,姜海世、刘文松为副委员长,钱能贵、王宗培为委员,李震瀛为秘书,会员1000余人,这是郑州市成立的第一个行业工会,也是早期郑州最有影响、最有力量的工会组织。“二七惨案”后,京汉铁路郑州分工会被封闭。1925年1月京汉铁路郑州分工会恢复,选举汪胜友为委员长。
1925年8月 郑州第一支农民自卫军建立。
中共郑州地委先后派肖人鹄、戴培元等到荥阳一带开展农民运动工作,并组织群众,团结改造红枪会,建立了农民自卫军。贾峪区农会委员长张虎臣任自卫军第一大队长,有武装100余人。
1945年8月 据国民党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统计:抗日战争前郑州人口329269人,抗日战争后101450人,减少227819人,其中外逃216362人。战时房屋倒塌28035间,城墙被破坏90%,工厂倒闭80%,商店大部停业。
1947年8月 振兴市场在乔家门西开业。
市场从1947年2月动工兴建,历时半年建成,共有简易房250间。
1948年8月 中共中牟县委成立。
1959年8月 郑州市教师进修学校成立。
郑州市教师进修学校位于陇海西路,1978年改名为郑州市教师进修学院,1985年更名为郑州教育学院,开始招收普通师范专科生。
1963年8月 郑州工学院建立。
郑州工学院
郑州工学院是化工部所属的一所多科性重点高等工科学院,校址在文化路北段97号,占地563亩。1963年8月建成并正式招生。建院初期设有机械、化工、电机、土建、水利5个系9个专业。1990年发展为9个系19个本科专业,其中12个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改名为郑州工业大学,2000年与郑州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郑州大学。
1995年8月 郑州市农科所“豫棉10号新品种培育”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1997年8月 郑州市电信局首次推出IC卡公用电话500部,安装在大专院校、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
1998年在中原路两侧安装88部IC卡电话,成为郑州市第一条IC卡电话一条街。
(原载于2011年12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郑州历史上的今天(1840-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