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颖电子营收稳增但负债超72%,IPO疑点不少
撰稿|何威
来源|贝多财经
7月18日,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超颖电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审核状态更新为“提交注册”,这家PCB厂商的IPO进程迈入关键一程。
超颖电子堪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典型,左手紧握汽车产业变革的时代机遇,精准踩中行业升级鼓点,在汽车电子PCB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右手却拖着沉重的财务与治理包袱,高负债、股权结构等“沉疴”亟待解决。
显然,若不能先扫清这些障碍,即便站在产业风口,超颖电子也难以在资本市场从容起舞。
一、汽车PCB赛道“偏科生”
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便深耕于印制电路板(PCB)领域,其业务版图始终聚焦于PCB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嵌入汽车电子、显示、储存、消费电子以及通信等多元产业场景,在行业中占据了独特的位置。
从营收数据来看,2024年超颖电子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9.45亿元,在全球PCB市场中,依据Prismark排名,位列第41位,全球市场占有率为0.75%。在国内综合PCB企业排名中,根据CPCA数据,超颖电子位居第23位,在中国大陆市场占有率达1.41%。在A股同行业的32家上市公司对比中,2024年其主营业务收入排名第13位,处于行业前列。
尤其在汽车电子PCB这一细分赛道,根据NTI排名,早在2023年,公司就已强势跻身全球前十大、中国前五大供应商,彰显出其在该领域深厚的专业积淀与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超颖电子将超70%的业务重心锚定在汽车电子领域,这一战略虽助力其在细分领域崭露头角,但也使其陷入产业链的“夹心层”困境。上游受铜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成本端压力骤增;下游面对强势客户,“年降”要求不断压缩利润空间,议价能力受限。
尽管在汽车电子细分领域实现了亮眼突破,可对比一线大厂,超颖电子的综合实力短板凸显。从财务数据中就能看出,2024年超颖电子营收数据为41.24亿元,同比增长约12.5%。净利润数据为2.76亿元,同比增长约3.8%。盈利状况呈现增长放缓、净利率偏低、虽然超颖电子的营收和净利润在过去三年中保持了增长态势,但复合增长率仅为个位数,且盈利增长在2024年开始放缓。
进入2025年,盈利承压态势进一步加剧。2025年一季度超颖电子营收较上年同期小幅增长,但盈利则出现了约8%的下滑。
此外,2024年超颖电子毛利率为22.36%,净利率约6.7%,研发费用率为3.27%,各项关键指标均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直观反映出公司在盈利能力与研发投入方面的相对弱势。
与此同时,随着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应收账款规模也随之失控攀升,至2024年末已高达11.02亿元,潜在坏账风险如暗流涌动,严重威胁公司资产质量。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在2023年曾呈现强劲态势,可到了2024年却急转直下,出现回落且低于净利润,反映出公司盈利质量欠佳以及资金回笼效率低下的问题。
更为严峻的是,超颖电子的资产负债率飙升至72.83%,与行业平均的41.39%相比,债务负担之重不言而喻;流动比率仅为0.66,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捉襟见肘,短期流动性风险一触即发。
超颖电子恰似汽车电子赛道上的“偏科生”,在细分领域展现出足够的专业度,却在综合实力维度,尤其是财务健康度与研发投入强度上,与行业头部企业存在显著差距。
二、切入国际赛道
超颖电子的核心商业逻辑,是依托汽车电子这条高门槛、长周期赛道,超颖电子以汽车电子为核心战略赛道,凭借在多阶高密度互连板(HDI)、厚铜板等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成功切入全球头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Tier1)与新能源车企的供应链,构建起“客户认证-订单获取-规模生产-技术迭代”的高效增长。
从全球PCB行业态势来看,其作为电子元件细分产业中产值最大的领域,市场空间广阔。2024年在服务器、通讯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下,PCB产值回升至735.65亿美元,实现5.8%的同比增长。
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云计算等行业的蓬勃发展,PCB需求将持续上扬。据Prismark预测,2024-2028年全球PCB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5.5%,而超颖电子募投聚焦的服务器、汽车电子等细分领域增速更为可观,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支撑其战略落地的核心引擎,在于超颖电子构建的“全球化+高端化”客户生态体系。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已形成覆盖Tier1供应商与新能源车企的双重客户矩阵。
一方面,超颖电子与大陆汽车、法雷奥、博世、安波福等全球顶级零部件巨头建立联合研发机制,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宾利、保时捷等豪华品牌及丰田、大众等主流车企的电子控制系统,并凭借毫米波雷达板、电池管理PCB等创新产品,斩获大陆汽车“最佳PCB供应商”、法雷奥“全球供应商奖”等行业权威认证。
另一方面,通过与特斯拉的深度合作,成功切入其供应链,技术标准对标国际一线水平,份额占比持续提升。显示领域,公司作为京东方、LG集团的核心供应商,凭借产品质量,荣获京东方“质胜杯DAS BG质量工具创新应用大赛金奖”,品质口碑成为巩固客户黏性的关键。
三、募资为了填窟窿还是扩张?
超颖电子此次IPO计划募集的6.6亿元,其在“补血”与扩张之间的分配格局,透露出公司在财务压力与发展野心间的纠结。
其中2.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占比近四成,这一比例在IPO募资中显得格外突出,暴露了公司资金链的紧绷状态。这笔资金更像是为维持运营注入的“救命钱”,向市场传递出改善脆弱资产负债表的迫切需求,也折射出其财务状况的窘迫。
其余4亿元将投入高多层及HDI项目第二阶段,计划每年新增36万平方米产能,意在提升高多层PCB和高阶HDI制程能力。这一布局显然瞄准了智能驾驶、电池管理等领域对高阶HDI板激增的需求,试图通过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迁移,打破“年降”压力下的盈利困局。
但这一战略突围面临双重考验,一方面,公司技术储备能否支撑高阶HDI的持续迭代存疑;另一方面,泰国工厂投产初期的产能爬坡尚未完成,新产能落地后若利用率不足,反而会加剧成本压力,吞噬本就微薄的利润。
IPO对于超颖电子来说,更像是场限时补考。若能将募资真正转化为高阶HDI的技术突破,用资本杠杆撬动财务结构优化,或许能把细分优势沉淀为系统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