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危险水域④|须水河滨河公园斜坡式河沿超湿滑,千万要小心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徐富盈 文 徐宗福 图)位于高新区的须水河滨河公园、天健湖水域,平常最深处也有4米,汛期更深!7月30日上午,记者与水域管理人员进行了实地探险。
须水河:平静水面下藏着无形陷阱
上午9时,记者与高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沟赵项目须水河水系负责人宋焕萍,一起来到了水边。随后,记者随三位水面管理员,一起乘巡逻舟实地探访。
作为高新区水面最宽的古老河道,须水河滨河公园经人工疏浚扩展,最深处实测超过4米。其斜坡式河沿极易滋生青苔,遇阴雨天气湿滑异常,大大增加失足落水几率。
10时20分,快艇巡查至须水河2号坝附近,巡查人员用舟中竹竿测量,距离河边3米处深度2到3米,而人工岛边水域有4米多深。
巡查员马伟伟说,目前汛期放水后人为降低了水位,如橡胶坝储水抬升,水位更高,将形成水深骤然变化的更多危险区域。
他介绍,平静的湖水下,深浅莫测的地形是野泳者看不见的“杀手”。几乎每个月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都在此开展抗洪救援演练——模拟的正是真实洪涝灾害中人员落水的紧急场景。
生命代价:惨痛教训犹在眼前
“郑州刚刚发生两起溺水悲剧。”马伟伟语气沉重。他们刚开了关于水面安全的会议,介绍了7月26日和27日贾鲁河4号坝和北龙湖各有一名入水者溺亡的教训,如花的生命凋零在水下,让人痛心。而面对高新区最大水面的须水河及人工湖,他们这几年都是全天候巡逻!如在河岸,救生设备一分钟之内可取了扔下水,如离岸远一点,可抛入百米长的安全绳!
通过努力,这几年成功遏制了高中以下学生在辖区水面溺亡事件,但社会人员溺水的悲剧仍未绝迹。
立体防护:织密水域“安全网”
宋焕萍说,面对严峻挑战,一场守护生命的防线正在她们辖区的水域周边构筑。
硬件屏障全覆盖:沿6公里管辖河岸,平均每50米就配置一个醒目的救生圈,共220个救生圈;危险区域增设防护设施与200幅警示标识,竹竿、绳索等救生工具触手可及。
动态巡逻无死角:两艘冲锋舟每日在水面进行不间断巡逻,高音喇叭循环播放安全提示,劝离近水人员。
精准管理分区域:梧桐街至连霍高速段的6公里,设为钓鱼开放区,但雨天湿滑时管理人员会及时劝离;人工岛周边等深水区则严格禁止游泳。
应急能力再升级:船上常备长达100米的安全绳和探测水深的竹竿,一旦发现溺水者,可迅速抛绳施救,避免救援者盲目下水。
关键提醒:你的警觉是最后防线
宋焕萍说,随着暑期与汛期叠加,7月30日进入中伏,接下来是一年最热的时段,而河岸湿滑环境风险倍增。高新区须水河管理部门发出安全警示:
远离禁区: 切勿在枫香街橡胶坝上下游、深水区(如人工岛周边)、青苔湿滑的斜坡岸活动,严禁野泳。
儿童监护:家长务必时刻看管靠近水域的儿童,视线不离。
智慧施救: 遇人溺水,优先呼叫专业救援(110、119),利用竹竿、绳索或救生圈等延伸物施救,切忌盲目下水或手拉手组成人链,避免连环悲剧。
汛期警惕: 密切关注天气及水位公告,雨天尤其避免临水活动。
须水河南至梧桐街北至连霍高速桥下约6公里长,是钓鱼开放段,她希望钓鱼者平时钓鱼时如遇青少年及幼儿靠近水面,也请及时劝离他们;如遇孩子落水,因为钓鱼者手里有鱼杆和抄网,是最方便的救人工具,希望能第一时间对落水者施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