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返场!能热死“花蚊子”吗?

中原网 取材网络

2025-07-30 19:39

中原网讯(张美杰)近日,河南气象发布,未来几天,河南高温将持续在线,炎热“超长待机”,多地最高气温达到37-39℃。有网友讨论称“蚊子都被热死在房间里了”,这引发大家好奇:酷暑真能热死蚊子?尤其是近期我国南方城市出现通过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热的病例,河南也有的“花蚊子”(伊蚊),更成为关注焦点。

高温会影响蚊子活跃与繁殖

夏天感觉蚊子少,蚊子是被热死了吗?对此,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所师佳佳表示,大部分蚊子的温度舒适区在25℃~30℃之间,它们在这个温度区间最为活跃,一旦超过或低于这个舒适区,它们的活跃度就会大幅下降,吸血活动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限制。

简单来说就是,在高温时,蚊子自己也热得不想动、不想咬人,所以我们被叮的机会就少了,但这不等于蚊子都被热死了。

我们都知道蚊子不喜欢低温,所以冬天很少见到蚊子,但其实,蚊子也不喜欢高温,遇到高温时段,蚊子会聪明地寻找树荫、角落等阴凉处“猫”起来,待气温下降再“卷土重来”,像伊蚊它们的吸血高峰期在清晨和傍晚,库蚊在晚上,所以大家在这个时间段外出时要注意防蚊。

当然,若蚊子无处可躲,直接暴露在40℃以上的极端高温下,确实难以存活。

蚊媒传播疾病风险仍需警惕

师佳佳表示,根据郑州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郑州主要有三大类蚊子:库蚊、按蚊和伊蚊(即“花蚊子”)。它们不仅是扰民的“吸血鬼”,更是疾病传播的媒介:

· 伊蚊(花蚊子):传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乙脑等疾病。

· 按蚊:传播疟疾(俗称打摆子)。

· 库蚊:传播乙脑等。

今年夏天高温不断,很多郑州市民朋友感觉蚊子变少了,因为成年蚊子们热得没心思活动和繁殖,温度高、降水少,积水和湿地都被蒸发干了,蚊子就算想产卵都找不到地方,它们的数量就变少了。

每年郑州市疾控中心都会持续在居民区、医院、工地等多场所用各种方法持续监测蚊虫密度及孳生情况,为蚊媒传染病风险评估提供资料。师佳佳也提醒大家,郑州今年蚊媒指数5、6月份相较往年有一点降低,但7月份有增长的趋势,随着8、9月份雨季的到来,蚊媒传播疾病的风险依然值得大家警惕。

预防蚊媒传染病关键是做好防护

虽然我们没法把蚊子彻底消灭光,但减少身边蚊子的数量和防止被叮咬,完全能做到!

清积水、断源头:

①蚊子必须在水里下卵繁殖。赶紧把家里家外不用的盆盆罐罐、废弃塑料布这些能积水的东西清理掉或倒扣过来。

②家里养的水培植物,要记得经常换水(至少每周一次),换水时把植物根部也洗洗。

③别忘了检查饮水机的水盘、花盆底下的托盘,这些地方也容易积水。

做好个人防护:

首选物理方法:家里装好纱窗、纱门,把蚊子挡在外面。

灭蚊工具:如果家里进了蚊子,可以用蚊香、杀虫喷雾、电蚊拍来对付。

外出注意:

尽量避开蚊子最活跃的时段——清早太阳出来后的2小时和傍晚太阳下山前的2小时。

如果必须出门,最好穿浅色的长袖衣服和长裤子。

在露出来的皮肤上,涂抹有效的驱蚊水(看看成分,含有避蚊胺、驱蚊酯这些的通常效果比较好)。

除了监测工作,郑州市疾控中心也在通过线上科普及线下发放宣传资料、讲座、展板科普等方式告诉大家如何有效防蚊灭蚊。高温或许暂时驱散了蚊子的喧嚣,但它们的威胁并未消失。这场人与蚊子的“持久战”,需要每个人的持续行动,只有每个人都了解防蚊、灭蚊的措施,做到清积水、做好个人防护,才是保障健康的关键。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