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20年老将前中国区总裁杨旭,已入职AMD,曾被称为“AMD杀手”
据雷锋网消息,2021 年退休的英特尔前中国区总裁杨旭(Ian Yang)已在 2024 年底加入 AMD,担任 AMD 副总裁兼联想全球客户经理。
据知情人士透露,杨旭最初直接向 AMD CEO 苏姿丰(Lisa Su)汇报,但目前其汇报线可能已发生调整。
在英特尔任职期间,杨旭最著名的战绩是在2004-2007年间英特尔与AMD的“神州争霸战”中,当时AMD凭借与多家中国品牌厂商合作,在2005年底拿到了中国市场19.1%的份额。
随后,杨旭以“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压制AMD扩张:通过广告返款绑定PC品牌厂商,对采用AMD芯片的PC品牌商进行打压,甚至亲自指挥“电脑价格战”,逆转了当时AMD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态势。
此次这位有“AMD杀手”之名的英特尔悍将,加入竞争对手AMD,被视为全球芯片巨头在华高层人事变动的罕见案例,或对AMD与中国OEM厂商的合作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而眼下英特尔正处多事之秋,据其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受重组成本和资产减值影响,英特尔净亏损扩大至29亿美元,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 35.4% 骤降至 27.5%,代工业务(IFS)更是录得 31.7 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同时,英特尔宣布大规模裁员与支出削减计划,裁员比例达15%,裁员人数或将超过3万人。
而在市场表现上,英特尔也相继失守关键领域。据德国最大零售商Mindfactory的销售数据,AMD在2025年1月25日单日CPU销售中拿下92.16%市占率,而Intel仅有7.84%。Ryzen 7 9800X3D 单月销量超 8000 台,远超英特尔 Arrow Lake 系列。
在AI 加速卡市场,AMD MI350 系列因性能对标英伟达 Blackwell B200 且价格更低而更受厂商青睐。
目前,AMD 凭借技术迭代速度、产品竞争力和供应链弹性,已在x86 CPU和AI加速卡市场建立显著优势。而杨旭加入AMD,或将加速“双寡头垄断”向“AMD 主导、英特尔追赶”局面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