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基孔肯雅热多地爆发,预防关键在这一点
文/陈根
目前,基孔肯雅热全球感染人数近30万人,在中国南方也出现多地爆发,而基孔肯雅热并没有特效药——既然基孔肯雅热没有特效药,那最关键的就是预防,而预防的核心就是两个字:防蚊。
当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大面积的杀死蚊虫的方法,或者说减少它们防治方法,比如在自己的前院后院家里附近,一定要及时清理积水,像水盆、废弃瓶罐、空调水盘、花盆托盘这些地方都容易积水,是蚊子的理想繁殖地,以及在睡觉的时候用蚊帐等等。当然如果在外面散步或者说到外面去野餐野营等等,就不得不使用一些驱除蚊子的或者说杀死蚊子的东西。
那么这些市面上的驱蚊的东西到底有没有效果,怎么选择呢?
我就和大家分析一下,当然,要强调一下,我并不是一个昆虫专家,我这些的分析一部分来自于研究报告,一部分来自于用户对我的反馈,最后也是我自己的亲身体验,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一般很多时候住在山里面,蚊虫是必然会遇到的,我也试了很多不同的产品,那么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不同的驱蚊产品到底有什么功效以及有什么禁忌。
在所有的驱蚊成分里面,最常见的也是黄金标准的成分叫避蚊胺(DEET)。它的驱蚊效果经过几十年验证,被认为是所有成分中的基准线。只要说起驱蚊效果,其他产品都要和避蚊胺比一比。避蚊胺的浓度决定了它的持续时间,5%浓度的避蚊胺大概只能维持1.5~2小时,适合短时间外出,对于儿童我们一般建议7%~10%,它的有效时间是2~3个小时。
但是一般的情况,如果你要长期在室外停留的话,建议使用30%,它的有效时间大概8~10个小时,超过30%的也有,但是这种情况只是在一个极端的环境当中才建议使用。一般这种超浓度的对皮肤的刺激会比较严重,普通情况不建议使用它长期的副作用,主要是对皮肤眼睛等等的刺激,而且在高浓度的时候也就是超过30%以上的可以腐蚀塑料,所以在室外如果穿一些合成纤维的衣服,或者说需要使用一些塑料的用具的话,你如果手上有避蚊胺这个成分的话,对这个塑料是有伤害的。
由于这个东西对于皮肤眼睛有刺激,一般不建议两个月以下的婴儿使用。
当然,因为避蚊胺的刺激性和副作用问题,有人开始寻找更温和的替代品,于是派卡瑞丁(也叫依卡丁、皮卡丁)就成了热门选择。它是无色无味的,用起来比避蚊胺清爽很多,而且也没有油腻感。它的驱蚊效果同样可靠,根据浓度不同,一般5%适合儿童使用,有效时间2~4小时,派卡瑞丁对皮肤刺激小,更适合孕妇和儿童,是现在欧美家庭主流选择的驱蚊成分之一。不过,不同体质人群仍然可能会有轻微过敏反应,所以首次使用最好先在皮肤小范围试用。
如果是针对婴幼儿使用,很多产品会采用一种叫意莫宁(IR3535,也叫易母宁)的成分。这种成分更加温和,不容易引起皮肤不适,20%浓度下的有效时间约为4~6小时。虽然它对眼睛仍有一定刺激,但整体来看安全性很高,特别适合用于小宝宝的衣服、帽子或四肢外露处。当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喷在宝宝手上,因为小朋友经常会舔手。
防蚊,其实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光靠一个产品就能解决的问题。清除积水,做好环境治理,穿对衣服,选对产品,这才是真正有效的综合防护。如果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真正做到“防得住”,也就等于给自己和家人提前打了一针“安全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