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银发”老人的“幸福圈” | 银发浪潮下的“享老”答卷系列报道(一)
一菜一汤,品出温暖民生,一粥一饭,尝出幸福晚年。 “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如今,很多老人都觉得在郑州养老,正在成为一件幸福的事!今天播出《银发浪潮下的“享老”答卷》第一集《郑州“银发”老人的“幸福圈”》。

7月21日,临近中午,位于经八路街道的长者食堂开始热闹了起来,几十位老人分桌而坐,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家常,现场其乐融融。72岁的罗老开心地告诉记者:“味道可以啊,我们两个人20多块钱就够了,点了一荤一素,多了吃不完。”

因餐厅容量有限,老人们需要分批次来这就餐。经八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院长助理杜晓鹏,“整个中餐时间段用餐人数大概为200人左右,因为我们采用的是经济实惠的小碗菜模式。从3元、6元、8元最高到12元,基本在这里用餐大概10元以内能吃饱,15元可以吃好的。这边60岁以上的长者只要拿着身份证去前台办理“爱心助餐卡”可享受9折优惠。”

在经八路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餐厅,记者看到餐厅处处有花朵绿植装饰,环境优雅整洁。老人们都对这里的环境赞不绝口。“确实装修风格像酒店一样,绿色和橘红的主色调,而且胃口大开,到这里感觉很温馨、很方便。”

经八路街道常住人口8.6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2万余人。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优先选择。养老中心长者餐厅的设立,不仅织密了老人身边的“幸福圈”,更实现“银发族”从“养老”到“享老”的跨越。79岁黄大爷说,来就餐时支付方式让他感到非常方便,“有时候手机、现金容易遗失,有时候丢,只需要一刷(餐卡)就好了,省事了……”多元化、人性化的支付服务也是长者食堂备受欢迎的特点之一。
经八路街道社区养老中心工作人员康盈盈介绍,“我们这办卡的步骤通过身份证实名认证办理,可准确识别老人年龄,家属也可以过来代为办理,结算时可以支持刷卡、现金、微信支付宝都可以,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安全。现在已经办理“爱心助餐卡”400余张。”
餐架上,红烧肉、油闷大虾、清蒸鱼、绿叶蔬菜、干锅鸡……荤素搭配的三十多种菜品列成一排,66岁的张老说:“看着都喜欢吃,图的就是一个放心,排骨、鸡肉,今天是烧鸡腿,时令菜比较好,每天都有食谱,根据食谱吃,每天都不一样,每顿都不一样。”
结合老年人的饮食习惯,长者餐厅侧重于低糖、低盐、少油,由营养师与星级厨师共同制定膳食菜谱,严把质量关,每个菜品都可追溯源头,生产和制作的过程中通过监控显示屏,消费者可以实时了解后厨、食材处理流程及烹饪过程,饮食安全得到全方位保障。院长助理杜晓鹏:“当日采购当日使用,保证绿色健康营养。”
五年来,经八路街道办把长者餐厅建设作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重中之重,大力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着力打造辖区内3个长者食堂,11个日间照料中心。起初长者餐厅月亏损1万元左右,为了扭亏为盈,一年多时间里,增加了菜品、延长营业时间、开通长者上门送饭服务、并通过多个网络平台进行线上销售。目前,食堂实现既能满足老年人的用餐需求,也能通过社会化运营进行“自身造血”。经八路办事处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张丹:“目前,我们辖区11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为辖区长者提供助餐、照料、助医、助急、助洁、健康管理、文化娱乐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服务。”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经八路街道养老新模式在助民利民的同时,正在谋划新的发展思路。经八路办事处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丽娟:“下一步,我们会开通养老app,全方位打造智能养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扩充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等,我们会继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辖区每一位老人都能切实感受到银发“幸福圈”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