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视频调解”直通企业 27万欠款异地化解
编者按:
今年以来,运城市司法行政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深入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参与涉及民营经济组织纠纷化解,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法律服务。下面这一典型案例,是永济市司法局生动实践的代表,既折射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实际行动护航民营经济发展的担当,也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永济,当企业遇到棘手的纠纷,一支熟悉的身影常会及时出现 —— 他们就是人民调解员。他们正运用便捷高效的调解方式及过硬的能力素质,及时为企业保驾护航。“要善用调解化纠纷,把矛盾消灭在萌芽、解决在基层,让企业轻装上阵搞经营;要深耕服务护企航,既要做好法治宣传,更要解决实际难题,为企业清障护航……” 永济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史雪峰在调解工作会议上的要求,时刻提醒着每一位人民调解员。其中,巧妙运用科技手段化解异地纠纷,已成为调解员服务企业的关键技能。
近期,永济一家企业便真切体会到了远程调解带来的便利与高效。该公司与西安的合作方因加工承揽费纠纷纠缠多年:双方数年前签订多份承揽加工合同,永济企业严格履约、按时交货,但对方却累计拖欠了近 27 万元加工费,这一拖就是漫长的三年。这三年间,永济企业的负责人曾多次赶赴西安沟通交涉,电话催讨更是成了日常,可对方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推诿。这笔欠款如同沉重的包袱,压得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影响到员工薪酬发放和扩大生产计划。
正当企业一筹莫展,准备诉诸成本高昂且耗时的法律程序时,永济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得知情况后及时介入。调解员们没有让路途成为阻碍,迅速通过手机视频 “面对面” 连线西安企业负责人。手机屏幕上,调解员形象清晰、声音稳定,耐心细致地向对方讲解相关法律条文,尤其是关于合同履行和债务清偿的明确规定。双方在调解员的引导下,通过摄像头逐条核对原始加工合同细节,并通过屏幕共享功能共同检视历年来的交货凭证、验收单、催款记录等关键电子证据,过程严谨而直观。巧的是,调解员们刚系统学习过最新的调解技能和电子证据运用规范,在这场 “线上调解会” 中展现出极强的专业素养。
沟通不再是隔阂的深谷,视频链路成为彼此理解的桥梁。高效的远程沟通大大推进了问题解决进程。短短几天,转机就出现了:视频调解的充分沟通让西安企业认识到自身责任的边界和持续拖欠的后果,最终接受了调解方案,承诺在年底前付清 22 万元。永济企业也展现出合作诚意,大方免去了剩余款项及相关利息、违约金。双方随即通过网络在线完成调解协议签署,并同步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确保协议的法律效力。困扰企业三年的巨额应收账款难题,就这样借助现代化手段快速顺利解决。
这类借助科技力量的调解在永济已成为常态。在化解企业纠纷的道路上,永济市人民调解员不断精进业务,积极深入企业,已成功调解多起商事矛盾纠纷案件。无论是合同纠纷还是劳动争议,他们都能在法律框架内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如今的调解,不再是传统的 “磨破嘴、跑断腿”,专业与科技的结合,让每一次调解都更精准、更高效。
永济市人民调解员以实际行动,不仅为企业、当事人及时普及法律知识,更能提供务实的解决方案。永济市正持续加强专职调解员队伍培训赋能,特别是提升他们运用现代科技处理跨区域、复杂商事纠纷的能力。主动、专业、高效的法治服务,正成为本地企业发展的坚实后盾。永济市司法局将切实引领指导各级人民调解员扎实履职、积极作为、高效服务,为助力构建良好营商环境贡献法治力量,让企业的难题得以快速稳妥解决,为企业的良好发展不断增添信心和底气。
【来源:运城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