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面暖民心 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米花生 原创

2025-07-25 10:14

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直接的纽带,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关乎工作作风转变,更直接影响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结合社区工作特点,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需聚焦“转作风、贴民心、守底线”,从思想引领、实践落实、监督保障三个维度发力,将规定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作风建设的成效。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廉洁防线

社区党组织通过定期组织专题学习、开展廉政教育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不断加强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开展《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理论宣讲活动,逐字逐句解读重点内容,并结合社区实际工作指出潜在风险点,要求全体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严格贯彻落实,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深化作风建设,凝聚党心民心

社区党组织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通过居民议事厅、居民微信群等形式,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将居民诉求化解在源头。同时,党员干部积极践行“半条被子”的温暖精神,对待居民热情耐心,认真倾听诉求,不推诿、不敷衍。这种务实的作风和为民的情怀,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社区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增进了居民对党组织的信任和拥护。

三、改善民生福祉,回应群众关切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是“密切联系群众”,社区需主动走进居民,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清单”。常态化走访,摸清“急难愁盼”推行“敲门行动”。组织网格员、党员志愿者每周至少3次走访,重点关注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困难家庭等群体,记录“需求台账”。例如:针对独居老人“吃饭难”,协调社区食堂推出“助老送餐”服务;针对家长“接娃难”,联合辖区学校开设“四点半课堂”。开通“多元反馈”渠道,在线上通过社区微信群、小程序设立 “一键投诉”入口;在线下在小区凉亭、便利店等居民聚集区设置“意见箱”,每周由居民监督委员会开箱整理,确保 “件件有回应”。 

四、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常态长效

为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社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通过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优化“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强化监督检查等方式,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同时,注重将整改成效固化为制度成果,围绕公务接待、考核评比等领域出台相关制度规定,为社区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