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网络冲刺港股IPO:净利润五连降,王文京三度出山能否挽救危澜?
6月27日,国内企业管理软件行业标杆用友网络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启动港股IPO旅程。这家早在2001年便登陆上交所、深耕企业软件服务领域长达37年的A股老兵,正式踏上了赴港上市的征途。
一直以来,用友网络作为号称“中国SAP”的国产软件巨头,曾是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者,从公司的发展历程中,能够看出中国企业级软件市场发展的路径。
然而时移世易,在奔涌向前的AI时代浪潮下,用友却正经历着严峻挑战。最新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录得营收91.53亿元,同比下滑6.57%;归属母公司的净亏损高达20.61亿元,同比巨幅下滑113.13%。这已是用友连续第二年深陷亏损泥潭。
业绩承压的同时,公司高层亦处于剧烈的动荡期,短短15个月内,核心管理层竟经历了三次重大调整,连创始人王文京也不得不于今年3月重掌总裁帅印救火。此番正值业绩滑坡与高管团队不稳的双重震荡之际,37岁的用友毅然选择了南下香江,筹备二次上市,不得不引人深思。
业绩跌跌不休,净利润五连降
1988年,在中关村一间9平米的居委会套间里,24岁的王文京用借来的5万元创立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乘着中国会计电算化改革的东风,用友凭借标准化财务软件迅速崛起。
1989年,用友推出的UFO报表编制软件迅速走红,在当年即被誉为“中国第一表”,在市场上得到了用户的强烈追捧。
1998年,面对SAP、Oracle等国际巨头的竞争,以及企业对于一体化管理软件的更复杂需求,用友推出首款ERP产品U8,开启从财务软件向企业管理软件的转型。
2001年登陆上交所后,通过并购汉康、安易等公司整合资源,用友于2002年击败SAP登顶中国ERP市场榜首,此后始终稳居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SAP”。
2015年,用友嗅到云转型浪潮,将公司名从“用友软件”改为“用友网络”,正式启动3.0战略。2020年,用友推出新一代商业创新平台YonBIP,打造以数智平台+十大领域的场景服务+大规模生态为基本产品形态的融合服务群。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用友市值也水涨船高,一度逼近1800亿元,被资本市场寄予中国云服务领跑者的厚望。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2020年,用友营收增速放缓,当年实现营收85.25亿元,同比仅微增0.22%,净利润更是同比出现16.40%两位数的跌幅,达9.89亿元。此后,用友净利润水平一路急转直下,在营收增速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净利润开始跌跌不休。2021、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7.08亿元和2.19亿元,同比下滑28.18%和69.03%,相较2019年11.83亿元的历史高点,已经出现“地板斩”。
而这样的下滑态势此后仍未好转,甚至在2023年后由盈转亏。2023年,用友实现营收97.96亿元,同比增长5.77%;净亏损达到9.67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41.28%。进入2024年,用友首次面临营收、净利双降局面,实现营收91.53亿元,同比下滑6.57%,净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达到20.61亿元,同比下滑113.13%。
在2024年报里,用友对过去一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的局面作出解释称,营业收入下降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公司部分客户需求阶段性延后,签约金额同比下滑;二是公司更大力度地推进订阅业务模式,对短期整体收入造成一定影响。
而公司净亏损额进一步拉大,则受到以下多重因素影响:
1、研发投入形成的资本化无形资产摊销金额较上年增长了3亿元;
2、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数量相较2023年末减少3666人,离职人员经济补偿金相应增加1.42亿元;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数量还剩21283人。
3、公司期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28.19亿元,因被投资公司经营情况波动和经营业绩下滑,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6055万元,同时投资收益较上年减少2341万元;
4、公司期末商誉原值为19.35亿元,因收购的子公司业绩下滑,计提商誉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1.56亿元;
5、公司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9.07亿元,因被投资公司估值下降,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投资损失较上年增加6934万元。
进入2025年,用友的业绩状况仍未得到改善,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到36.4亿元,同比下降6.4%-4.3%,净亏损则预计达在8.75亿-9.75亿元区间。
市值蒸发上千亿,核心产品收入下滑
曾稳坐ERP王座的本土龙头,在云转型第五年交出一张营收负增长、亏损翻倍的成绩单,资本市场已用脚投票。用友市值从曾经的1800亿峰值蒸发近75%,如今只有497亿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仔细观察用友业绩的滑落轨迹,能够看出,公司投入巨大的云服务板块,正是导致业绩下滑的罪魁祸首。
诞生于2020年的商业创新平台YonBIP,带领用友云服务从产品模式升级为平台模式,云服务收入占比一度从2021年不足60%升至2024年75%,但其收入增速却出现断崖式下降,分别为55.5%、19.4%、11.6%和-3.4%,而同期正是国内云服务市场快速扩张阶段。以2024年为例,同行金蝶国际云服务增速已达13.4%,与用友的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之所以出现逆势下滑,与用友坚持定制化云服务的经营理念密不可分。或许是熟悉了此前传统ERP项目制的交付模式,在云转型的大浪搏击中,用友并未与时俱进,跟进SaaS行业标准化产品、规模化复制的成长路径,反而大手笔投入到高定制化的窠臼中,研发投入难以形成规模化复用,大大降低了经营效率。
与此同时,在大中型客户和政府市场的失利,也是用友成为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2024年,用友在大型企业客户业务方面实现收入58.64亿元,同比下滑10.0%;中型企业客户业务实现收入12.51亿元,同比下滑9.7%;政府与其它公共组织客户业务实现收入9.06亿元,同比下滑7.7%。
相比之下,2024年,用友小微企业数智财税与数智商业部分业务实现营收9.65亿元,同比增长19.7%。但这部分收入占比始终在10%左右徘徊,因此未能给整体营收带来明显的拉动作用。
雪上加霜的是,为了可持续构建竞争壁垒、并强化市场领先地位,用友不得不长期投入重金进行持续研发,以期通过技术创新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但在客户不断流失的情况下,巨额的研发投入,也给公司财务状况带来不小的资金压力。
以2022-2024年为例,用友研发成本分别17.54亿元、21.06亿元、21.22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19.7%、22.3%、24.1%。最新财报显示,用友用于YonBIP2024项目的开发支出,2024年确认无形资产14.14亿元。
不仅如此,为了确保新推出的用友BIP产品系列的优质交付体验,用友不得不增加交付成本,销售成本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有所增长,同期,用友网络销售成本从39.98亿元涨到47.6亿元,占总收入的45%、50.7%、54%。
更进一步,受制于战略转型和产品升级的需求,用友的营销投入也在同期攀升明显,公司销售及营销费用率从2022年的25.1%增至2024年的29.7%。
疯狂裁员三千多人,高管仍领取百万年薪
层层支出叠加,给用友带来的巨大的成本压力。为了降本,用友不得不采取大规模的裁员计划。2024年,用友员工数量相较2023年末减少3,666人,但离职人员经济补偿金相应增加1.42亿元, 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0.14%。进入2025年,用友一季度员工数量再减1689人。
此外,在公开社交平台上,有用友前员工爆料,称2023年公司取消年终奖。但令人意外的是,高管薪酬却不降反增,增长15%。实际上,用友的高管薪酬增长水平一直不低,即使是在公司盈利连续下滑乃至亏损的2022-2024年,用友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共领取薪酬3108.26万元、3196.66万元、3340.57万元,2023、2024年增幅分别达到2.84%、4.50%。
更进一步,2024年报显示,用友19位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平均薪酬达到174.40万元,年薪中位数达到176.75万元。其中执行副总裁樊冠军薪酬最高,达到243.61万元,高级副总裁范东薪酬最低,也有130.72万元。
虽然高管薪酬居高不下,但用友的高管人事震荡也十分频繁,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并未因高薪酬带来有效管控。
2019年初,恰逢用友成立30周年,王文京以高管任职年限之由卸任公司CEO。但就在2021年,王文京却又回归用友,再次出任CEO。
而自2024年起,用友独立董事、监事会主席相继解任,随后陈强兵接替王文京担任总裁职位,王文京再度离开用友。然而时隔不到一年后,陈强兵因工作调整辞职,黄陈宏作为职业经理人接任总裁一职。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黄陈宏的履历十分精彩,他曾任SAP SE全球执行副总裁,SAP大中华区总裁;戴尔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施耐德电气旗下APC大中华区总裁,珠海Uniflair董事长;Tellabs公司中国区总裁;北电网络公司中国区运营商总裁,拥有丰富的跨国IT公司从业经验。可见用友也对这位经理人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带领团队尽早走出迷雾,恢复往日荣光。
令人意外的是,黄陈宏上任仅85天便宣布卸任,王文京再度回归。至此,王文京已经三度出山用友担任总裁,并推动赴港上市计划。高层领导的快速更迭,也给外界留下了管理层动荡的印象,进一步影响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结语:
选在业绩跌跌不休之时赴港IPO,即便资本输血成功,也难以阻止用友内部信任体系的持续崩塌。王文京的三度出山,究竟是力挽狂澜,还是将用友拖入更深的治理黑洞?或许留给他的解释时间已经不多了。
*声明:毕读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