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坪辞:光明的刻度与泥土的回响
七月,风从南河吹来,带着温坪特有的草木气息,拂过新铺的柏油路,也拂动我鬓边的微霜。六十载春秋画下一个圆点,而温坪,这深嵌于我生命年轮里的四年,却像一条不舍昼夜的溪流,此刻,正汹涌着告别的潮音。
怎能忘记?初踏这片土地时,通往羊场的小径,是缠绕在山间的愁肠。泥泞、坎坷,阻隔着希望与远方。我们来了,带着图纸、决心,还有乡亲们眼中灼灼的期盼。铁锹扬起泥土,汗水砸进路基,一寸寸,一尺尺……终于,那束缚的“羊肠”被熨平,化作一条承载着富足与欢笑的坦途!车轮碾过新路的声音,是温坪最动听的心跳。
怎能忘记?当暮色四合,温坪大道曾沉入无边的墨色。晚归的脚步,总在黑暗中摸索着归途的忐忑。我们来了,点亮了心中的蓝图。一根根灯杆,如同忠诚的哨兵,刺破沉重的夜幕。光,这最朴素的礼物,温柔地洒落,驱散了夜的寒凉,也照亮了村民脸上舒展的皱纹。光明的灯盏次第亮起,不仅照亮了脚下的路,更点燃了沉寂已久的渴望——那梦寐以求的公交车,终于鸣着笛,沿着这条被点亮的“星河”,驶进了温坪的心脏!站牌前,白发苍苍的老者,背着书包的孩童,他们眼中闪烁的惊喜与满足,是我见过最璀璨的星光。一条路,通了血脉;一盏灯,暖了心房;一趟车,圆了世代夙愿。温坪大道,从此不再只是一条地理的坐标,它是流动的欢歌,是通向未来的站台。
怎能忘记?那曾经淤塞的堰塘,像蒙尘的眼睛,倒映着岁月的荒芜。我们清淤、筑堤,引来活水。如今,它碧波微澜,映照着蓝天白云,也映照着岸边新绿的秧苗,还有夜晚落入水中的星斗。一池新碧,是大地复苏的明眸,盛满了天光云影,也盛满了乡亲们洗濯疲惫后的清凉笑意。
怎能忘记?那即将破茧的民宿基地,静静地伫立在山腰,如同待嫁的新娘。我们为她牵来动力的血脉——那即将安装的变压器,正积蓄着光与热的能量。我仿佛已听到,机器低鸣,灯火通明,远客的笑语在山谷间回荡。这未竟的乐章,是我心中最甜蜜的牵挂,它预示着温坪另一段繁华的序曲。
最是那汩汩的清泉啊!它从源头奔涌,沿着我们铺设的脉络,流入家家户户的水缸灶台。拧开水龙头,那清澈、甘甜的水流,冲走了苦涩的记忆,也滋润了干涸的心田。听,那是水声叮咚,更是千家万户舒心的笑声在屋檐下流淌。这水,是生命之源,亦是民心所向最清澈的见证。
四年,一千四百多个日夜,我的足迹早已与温坪的泥土交融。这里的每一缕炊烟,每一声鸡鸣犬吠,每一张熟悉或新识的笑脸,都深深烙进我的血脉。我熟悉村头老槐的年轮,也熟悉贫困户家灶火的温度。我曾在风雨中跋涉,也在星空下畅谈;曾为难题辗转难眠,也为点滴进步雀跃欢欣。温坪,不再是一个地名,它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是我用汗水、心血和皱纹书写的诗行。
离别在即,脚步为何如此沉重?是那新修的水泥路,还留着未散尽的热度?是那盏盏路灯,用光的手臂挽留我的目光?是堰塘的碧波,荡漾着不舍的涟漪?是那尚未点亮的民宿,期待我的见证?还是乡亲们端来的那碗清茶,太浓,太暖,浸透了牵绊?
最是那村口相遇时,粗糙的手掌紧紧相握,质朴的话语在喉头滚动:“书记,常回来看看啊!”孩子们仰着脸,清澈的眼里盛满依恋。老阿婆颤巍巍地,像拽住晚风一样,轻轻拽着我的衣角,一遍遍问着归期……这无声的挽留,这深情的凝望,是泥土最深沉的勋章,是岁月颁发给我最珍贵的奖状。它比任何锦旗都厚重,它告诉我:所有的披星戴月,所有的殚精竭虑,都已化为温坪大地上的生机,化为了乡亲们眉宇间舒展的春风。
车启动了。回望温坪,青山如黛,大道如练,灯火如星,新居如画。那羊场新途的延伸,那堰塘水面的波光,那民宿基地拔地而起的轮廓,那户户流淌的清泉……它们不再仅仅是帮扶的成效清单,它们是我生命长卷中,用责任与热爱镌刻下的、永不褪色的图腾。是温坪赠予我的、最丰厚的行囊。
别了,温坪!我的汗水已渗入你的泥土,我的牵挂已系上你的山梁。纵使天涯,你的晨昏暮鼓,你的笑语欢颜,仍将是我灵魂深处最悠长的回响。这条我用脚步丈量过的振兴之路,这盏我亲手参与点亮的希望之灯,将永远照亮我的归途。
愿这方山水,永沐光明;愿这方乡亲,岁岁安康!
温坪啊,你是我六十岁枝头,最沉甸、最芬芳的果实!
你的灯,已亮在我心上,永不熄灭……
而我的心,已留在了南河温坪的灯火阑珊处。
(作者系襄阳市路灯管理处温坪村第一书记李湘)
来源:襄阳市路灯管理处李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