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中原,林青新篇(六)|析黄河水质,卫流域生机

志愿服务 原创

2025-07-22 07:50

为科学评估黄河流域局部生态环境状况,为黄河生态保护实践提供精准数据支撑,7月18日下午,我院“黄河绿盾”生态保护团在环境系研究生的专业指导下,对前期采集的黄河水样及土壤样本进行了系统地检测与分析。团队力求通过严谨的科学手段,解码母亲河的生态“健康密码”。

实验室内秩序井然,各项检查工作有序推进。环境系研究生率先对检测流程进行细致讲解:从水样的pH值、溶解氧含量测定,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有机质成分分析,每一个步骤都关乎数据的精准度。期间,一名研究生针对团队成员操作细节进行耐心指导:“移液时需保持垂直,读数视线应与液面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随后,他用规范的动作向团队成员进行示范。团队成员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或精确记录仪器显示数据,或细致观察试剂反应的颜色变化,将对母亲河的深切关心,转化为实验操作中对毫厘之差的严格把控。

水样检测台前,检测操作规范有序。几滴试剂滴入试管,液体瞬间泛起细密的泡沫,随后渐变为浅紫色——这是水中某种离子浓度的直观呈现;土壤分析区,经过研磨、筛分的土样被送入检测仪,屏幕上跳动的曲线与数值,默默诉说着黄河沿岸土地的“健康状况”。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实则是黄河生态系统的“体检报告”,承载着团队对流域生态保护的科学探索。

检测工作结束后,团队成员立即集中,将分散的实验数据逐一录入表格,进行细致核对与交叉验证。随着一组组数据在汇总表中逐步清晰,成员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每一个数据都不能马虎,它们会成为我们后续生态调研的重要依据。”一位团队成员在整理数据时表示,话语中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

此次黄河流域生态数据测量与分析工作的圆满结束,不仅为黄河流域局部区域的生态评估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数据,彰显了团队成员以专业能力守护母亲河的担当,还为后续生态保护实践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未来,“黄河绿盾”团队将结合本次测量分析成果与前期社区宣讲、文化调研内容,形成综合性实践报告,持续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贡献青春智慧与专业力量。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