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国人都很爱,锦江何以让国际酒店品牌焕发新魅力?

闻旅 原创

2025-07-21 21:00

作者 | 禹佳言

编辑 | Sette

免签东风下,入境游的泼天富贵真的来了。

东南亚游客在成都大熊猫基地追“萌兰”,法国“格格”在故宫里拍大片,泰国游客疯狂扫货LABUBU,上海陆家嘴“三件套”观景台上挤满了举着手机的外国人。

作为“入境游第一站”的上海,这波流量接得最实在。前五个月就接待了339万多入境游客,直接带火了整座城市的吃喝玩乐:南京路商圈销售额翻倍,海底捞的肥牛被韩国游客点爆,连弄堂面馆都靠翻译软件接单……

有意思的是,外国游客对美食敢尝鲜,住酒店却更认“老牌子”,例如像欧洲、中东及非洲等客群天然喜欢的丽笙、卢浮旗下品牌,正是这波红利的首批赢家。

截至7月3日,位于城市核心地段的上海丽笙精选海仑宾馆和上海新世界丽笙大酒店的外宾占比分别高达89%和81.6%,几乎成了外国游客的“大本营”。上海几家郁锦香、康铂酒店等,也“含老外量”很高。

这背后不光是暑期旺季的助推,入境游回暖、文旅政策加码等利好加持,也有这些国际品牌自身的影响力,以及“操盘手”锦江的运营赋能——通过融入在地文化、升维服务体验、创新营销方式等举措,推动这些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实现“新生”。

01.入境游持续升温!国际酒店成了老外的“中国之家”

出国旅游最怕的是什么?语言不通、习惯不同、文化差异,哪哪哪都得适应。

如果选择自己熟悉的酒店品牌就会减少这种困扰,从落地接机到入住办理、房间设计,都是业已习惯的流程和服务:

这种“不用重新适应”的熟悉感,一下子就把所有疑虑打消。这也是为什么在华的国际品牌酒店在入境游爆火后,成为“红利承接者”。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锦江的外宾接待占比显著增长,其中丽笙系列品牌表现尤为亮眼。

究其背后原因,一方面是丽笙系列品牌本身的国际认知度。丽笙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9年,当时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开办了第一家Radisson 酒店,该酒店以著名的法国探险家 Pierre Radisson的名字命名。

如今我们看到的丽笙酒店标志中的“Radisson”字样,即源自这位探险家的手迹。世界上第一家设计酒店,也是属于丽笙的哥本哈根皇家丽笙精选酒店。

2018年锦江国际集团收购丽笙酒店集团后,陆续在国内布局了丽笙精选(Radisson Collection)、丽筠(Radisson)、丽亭(Park Plaza)、丽芮(Radisson RED)、丽柏(Park Inn by Radisson)、丽怡(Country Inn & Suites By Radisson)等各级品牌矩阵,既有国际范儿,又能接地气。

目前,丽笙系列品牌已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运营和筹建中的酒店数量超过1500家,布局广泛,服务标准统一,外国游客一看品牌就很放心。

另一方面与锦江本身强大的服务基因密切相关。比如久负盛名的上海锦江饭店,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第一家国宾馆,第一批具有涉外资质的酒店,从1951年开业至今,接待过全球15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首脑和政要,形成高端外事服务的标准化范式。

不光酒店,锦江旗下的上海国旅也是老牌入境游旅行社,参与过APEC会议、亚行年会这些国际盛事的接待。在接待外国游客这件事上,锦江可以说是驾轻就熟。

当然旅行的意义,不仅是图个安心。

外国游客舟车劳顿、跨越重洋,更希望在有限的停留中触碰不同文化,感受在地风情。

大家期待入住的酒店,不仅有预期的标准,更藏着只在中国才能遇见的文化新意。可现实往往是——不少国际连锁酒店在全球各地都如出一辙、“大差不差”。

国际品牌要真正平衡好“国际标准”与“本地特色”,并非易事——必须拥有对本地文化和市场趋势的敏锐感知,并在最终呈现时拿捏好“分寸”。

丽笙在这方面,貌似驾轻就熟。自加入锦江以来,其每一次“出手”都备受好评。

2021年6月启幕的南京丽笙精选度假酒店,将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云锦”融入空间设计,在客房织物中加入传统纹样、用高达4米的纺织“梭子”作为大堂吧的落地灯,让古韵与现代交织其间。

2023年开业的西安高新丽芮酒店,以“秦腔遇上摇滚”为主题,将地方戏曲与潮流音乐融合于空间动线中,成为不少外国客人拍照留念的“打卡点”。

今年新开的武汉江汉路丽芮酒店,则以“两江交汇”为灵感,将长江波澜、码头帆影、汉派建筑等文化符号重构为“摩登江湖”风格,构建了极具城市辨识度的在地美学空间。

这些仅是丽笙“赢得”中国市场的几个缩影。这几年,借力锦江的本土化运营能力与强大的体系资源支持,其在华发展实现了“量”与“质”的双重跃升。

截至2025年6月,丽笙系列品牌在华酒店总数已近500家,覆盖面从一二线核心城市延伸至新兴文旅目的地。

其业绩表现也可圈可点。据了解,上海丽笙精选海仑宾馆2025年上半年RevPAR达到近638元,同比增长14%;上海新世界丽笙酒店2025年上半年RevPAR达806元,超去年同期21%。

其他包括南京丽笙精选度假酒店、西安高新丽芮酒店等等,都是所在城市的“网红”,常年位列各大平台的高分榜单,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

02.“一碗豆浆+烟火街市”,国际品牌用“东方温度”征服中国游客

老外要的是“Same Same but Different”,中国客人看重的则是被充分理解的关怀,以及恰到好处的国际范与格调感。

当国际品牌入乡随俗脱下“洋外套”,真正考验功力的是如何让中国客人从“认得”变成“认准”。

因此,国际品牌本土化从来不是“红灯笼式符号”的堆砌,而是更懂平衡全球标准安全感与本地生活亲近感的双向能力。

这就意味着,谁能做好精细化运营,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只不过面对本土消费者,分寸的拿捏更难,容错空间也更小。

比如,摒弃“高价即奢华”的定价逻辑,更注重当前中国消费者对质价比与情绪价值的诉求;再比如,在下沉市场硬凹法式晚宴、红酒品鉴等高冷式营销,远不如一份中式早餐、一碗现磨豆浆来得实在。

当其他品牌仍在“全球化与本地化”的二元悖论中挣扎时,锦江旗下的丽笙、卢浮系列品牌在前者数字化赋能、文化本地化、可持续运营等的加持下,兼顾全球标准与在地表达,通过灵活弹性的运营力增强客户连接,一举从“陌生洋品牌”跃升为“懂我们中国人”的国际品牌。

例如,上海奥林匹克俱乐部丽笙酒店将运动主题贯穿至服务细节,不仅在公区设计中植入运动元素,还推出足球酥等体育主题下午茶,让酒店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轻社交场”。

起源于布鲁塞尔的丽芮品牌坚持“一店一设计”,今年7月新开业的西安奥体中心丽芮酒店,以“长安运动‘绘’”为主线,又从古希腊圆形竞技场中汲取灵感,通过象征体育精神的火焰装置、大唐烟火街市等意象,中西交融。

作为锦江酒店(中国区)AI智能酒店的重点项目,这家酒店除了配备智慧入住、机器人无接触配送、锦礼惊喜服务、客房互动电视等先进数字化设施,还植入了行业领先的AI语音智能服务系统,回应中国消费者对高效便捷体验的诉求。住客躺在床上就能掌控全屋,动动嘴就能⾃动转接⼈⼯客服或是“差遣”机器人送物。 

此外,丽柏酒店捕捉到中国人大量的会议需求,以“包豪斯美学+宴会服务” 切入中高端市场,打造国内婚宴赛道的头部品牌。丽怡酒店满足出差人群对商务、休憩、娱乐多种场景的转化需求,打造出“X-SPACES悉空间”。

源自法国卢浮酒店集团的康铂酒店,被锦江酒店引入中国后,聚焦国内年轻的商旅客群,创造性提出“城市会客厅”概念。

同样来自卢浮的凯里亚德酒店则将品牌原有的“旅行、探索、世界”主题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在大堂设计融入地球仪、航海日志等探索元素的同时,加入茶吧、伴手礼区等中式社交空间,替代了国外传统的酒吧模式。

这类扎根本土的模式,揭示了锦江能力的精髓所在:将国际品牌“引进来”绝不只是简单的“翻译”或“照搬”,而是一种较彻底的“在地焕新”,从产品的内核到给当地用户带来的价值,都进行了优化重塑。

支撑这一能力的底层逻辑是,锦江国际集团强大的资源整合与数据洞察体系。依托旅途价值会员平台“锦江荟”超2亿会员资产,锦江已构建起对中国本土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基于锦江的国际化基因以及与丽赏会等平台的互通,锦江也能够快速洞察国际消费偏好,形成“本土化×国际化”的动态用户画像,夯实竞争护城河。

如果将锦江对于国际品牌“引进来”的运作逻辑进行简单概括,那便是:在全球标准中注入东方智慧,在属地文化中激发品牌生命力。其本土化赋能,也让洋品牌搭载了“中国速度”。

凯里亚德酒店目前在华规模超500家,在营酒店遍布全国超120城,是锦江酒店(中国区)旗下增长最快的国际中端商旅品牌,仅今年上半年就拓店 150城;丽怡五年开出400家店;截至2025年6月,康铂酒店在华规模已超160家,遍及50余座城市……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锦江可靠的执行力与资源调度能力。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锦江正在将旗下品牌资源纳入更高维度的布局。自今年5月起,锦江在国内的高星酒店陆续上线丽笙国际官网,今后外国游客可以用熟悉的预订系统查询并预订中国本土的酒店品牌的住宿,深度体验中国魅力。

同时,中国消费者也早已能在“锦江荟”APP上直订锦江在海外的酒店,体验同样“全球化”。目前,锦江荟上可预订超过1,600家海外酒店,覆盖巴黎、曼谷、迪拜等全球近千个热门目的地。

从单一品牌的本土化运营,走向整个品牌网络的系统协同,锦江作为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国际化酒店集团,正凭借自身的规模与平台化能力,为全球酒旅行业展示融合共生的新可能:

一方面,国际品牌有信心扎根中国市场,并在中国市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二次成长”;另一方面,其也在积极带领中国本土品牌加速走向世界。与之相应的是,国际游客得以更深入体验中国风土,中国旅客也能更加丝滑地游遍世界。

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这种多方共赢的局面,那大概就是当下年轻人常说的——“双向奔赴”了吧。

图片来源于锦江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