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约谈外卖平台,但大额优惠券仍在送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此次约谈主要是针对近期部分平台以 "高额券" 补贴等形式开展的非理性竞争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强调,企业需尊重商家定价自主权,不得通过强制补贴、数据屏蔽等手段破坏市场公平秩序,切实维护行业可持续发展根基。
尽管监管层已释放出明确信号,但外卖及即时零售领域的补贴大战却呈现出 "表面收敛、变相延续" 的特征。目前,搜索各平台可以发现,美团闪购仍向用户推送“美食兑换券”、“下午茶兑换券”等形式的变相补贴,部分标注“叠加津贴后满25元减18元”。淘宝闪购频道 “满16减16”、“满30减25”等高强度满减活动持续进行。京东秒送则推出“满20减18”、“满39减20”等大额优惠,覆盖生鲜、日用品等高频消费品类。
持续的强力补贴显著拉动了各平台流量与订单。美团连续两个周六战报显示,日均订单量分别达 1.2 亿单、1.5 亿单,创下历史峰值。淘宝闪购近两周单日补贴额也稳定在 4 亿元左右。然而,疯狂的补贴战在拉动数据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商家乃至行业生态带来了复杂影响和显著压力。
外卖大战的疯狂补贴使得用户端 "薅羊毛" 现象频发,2.5 元购 21.5 元早餐套餐、3 元买奶茶、1 元得 12 瓶纯净水等极端低价案例屡见不鲜,有消费者甚至一次性囤购一周餐食。
对此,不少商家表示,此次外卖大战虽然带来的订单量疯长,但其给员工体力、门店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且订单量增长之后,叠加补贴费用、配送费,商户的利润往往被大幅压缩,给行业带来巨大冲击。有奶茶店工作人员表示,订单量比平时多了三分之一,但利润却减半。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表示,再猛烈的商战,如果不能推动进步,甚至违背商业逻辑,那这个战场就没有赢家。对于餐饮行业,不管是美食还是奶茶咖啡,好不容易建立的价格心智,正在被补贴大战打破。
平台补贴本质是市场行为,但当竞争演变为 "烧钱换规模" 的零和博弈时,就急需政策引导回归理性。目前,市场监管总局已要求相关企业提交整改方案,后续是否对 "变相补贴" 采取进一步措施,将成为行业走向的关键风向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