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峡窝镇:学习文明条例 共建文明城市

正观上街 原创

2025-07-21 18:26

正观新闻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冯娟娟 赵永娜 牛亚丽 王成彩 周保平 刘奕鹏 陈艳丽 程璐阳


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全面提升群众素质,构建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连日来,上街区峡窝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及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纷纷开展“学习文明条例 共建文明城市”活动,普及宣传文明知识。

寨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化身“文明宣讲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小朋友们讲解《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重要内容,例如:“走路的时候要注意红绿灯”“小朋友,请不要随意摘花,回家一定要勤洗手”“不要乱扔垃圾,做到垃圾分类,不要随地吐痰”……活动过程中,志愿者对常见的不文明行为一一指出,向小朋友们宣传文明行为常识,对不文明行为进行规劝、引导,力促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养成,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将文明出行理念深深地根植于心中。

南峡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员给群众发放文明条例宣传页,号召大家积极践行条例,不断提升文明素质。志愿者在活动现给大家解读文明条例具体条款,倡导大家争做文明风尚的守护者、传播者。在活动中,还让群众积极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行为的经验,互相讨论什么是不文明行为,鼓励大家从自身做起,从自己家庭做起,主动劝导身边不文明行为,积极传播文明理念。

大坡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向居民分发宣传折页、小册子,结合条例内容现场讲解文明行为规范,重点倡导垃圾分类、公共秩序维护、邻里互助等理念。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居民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纷纷表示将自觉遵守文明条例,从自身做起,争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冯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转发村民群以及悬挂起醒目的“践行文明条例,共建美好家园”宣传横幅,鲜艳的色彩和有力的标语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目光。志愿者详细解读了文明条例的各项内容,涵盖公共秩序、环境卫生、邻里关系、文明出行等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西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化身“文明讲解员”,结合居民日常生活场景,“红马甲”身影穿梭忙碌。热情递上《条例》宣传册,耐心解读文明养犬、垃圾分类、到“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邻里互助共筑和谐”等倡导性条款,志愿者们一一进行了举例说明,还现场解答了居民提出的疑问。面对居民咨询,“红马甲”结合社区真实案例,将文明条例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文明条例进社区、进网络、进家庭、进商户,不断增强居民践行条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文明新风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北峡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条例》中公共秩序、文明用餐、文明出行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条款,并现场倡导群众遵守法律法规、践行移风易俗、恪守文明行为规范,鼓励大家诚实守信,积极参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主动加入文明行为宣传队伍,共同抵制不文明现象。营造了人人讲文明、争做文明人的良好氛围。

“遛狗牵绳不仅是对他人负责,也是保护自家宠物安全。”金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手持宣传手册,结合实际案例,向居民细致讲解文明养犬、垃圾分类等重点条款。此次活动以贴近群众的宣传方式,将文明行为条例送到居民身边,有效提升了条例知晓率与覆盖面。整洁优美的社区环境是我们的共同向往,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是我们的共同期望。金昌社区将结合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宣传引导,推动文明理念转化为居民日常行动,共筑文明家园。

博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解读公共秩序、环境卫生、文明出行等章节内容,普及公共文明常识,引导市民群众抵制随地吐痰、电动车乱停放、垃圾随意丢弃等不文明行为,自觉提升公共文明素养。随后通过列举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解读具体条款,倡导大家争做文明风尚的守护者、传播者,让文明条例落地生根,让文明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