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贸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奔赴基层
郑州经贸学院组建19支实践团队,深入基层组织开展202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绿色发展等多个领域开展。
夯实基础强本领,凝聚实践力量
6月伊始,工程管理学院广泛征求意见,与共青团兰考县委联系,并在全院进行宣传动员和选拔。6月17日至25日,学院进行工作部署,并围绕实践内容开展系统培训。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张欢玲、副科级组织员甄楠楠、公益实践委员王振民担任实践团指导老师,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带队指导。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精神伟力
6月28日,实践团准备出发,他们首先来到了焦裕禄纪念园,在这里实践团成员开展一场深刻的“赓续薪火之光,践悟时代担当”主题团课。青年学子表示将勇担时代重任,把焦裕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服务乡村的实践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
深入基层交流,共话乡村发展
接着,实践团前往许河镇赵楼村。与许河镇团委、赵楼村村委进行座谈交流,村委干部为师生讲述焦裕禄事迹,随后围绕乡村振兴举措、乡村建设现状以及如何务实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展开充分交流。
带着对乡村教育的关切,实践团来到许河镇赵楼村幼儿园。通过开展手工制作同时融入安全教育和急救知识,孩子们在体验手工乐趣、感受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同时,深刻认识到防溺水、安全用电等方面的重要性,有效增强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为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实践团怀着崇高的敬意,走访慰问赵楼村老党员。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老党员讲述峥嵘岁月里的奋斗故事,感受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乡村发展、国家建设作出的贡献。
实践团成员将学习感悟转化为服务动能,在村委的带领下他们深入乡村庭院,或为老人理发和打扫卫生,或对空调进行清洗;他们走街串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进行防诈骗知识宣传和建筑安全问卷调查,提升村民安全防范意识,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服务乡村的青春风采。
在村委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携带专业工具,走进赵楼村高龄、独居老人家中,精准测量房屋,了解实际需求。利用学校课堂所学知识,为后续房屋修缮或适老化改造收集关键数据、设计初步方案,让专业技能在实践服务中落地生根。
在乡村服务过程中,实践团走进兰考县苦水区治理项目展览馆。当地领导为实践团一行开展了一堂生动的课堂学习,通过图文和视频资料,并现场互动答疑,使实践团成员深刻了解这片土地如何从“苦水”变为“甘泉”,成为造福一方的重大民生工程。让保护水源、守护绿水青山的责任感和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更加深入人心。
郑州经贸学院在赵楼村成功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校方代表、镇村领导及实践团队共同见证。此次挂牌标志着“三下乡”活动顺利推进及校地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双方表示将以基地为纽带深化合作,持续为青年学子实践锻炼和赵楼村振兴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虽然社会实践因天气原因暂告一段落,但此次之行,是继“砼心携技”“砼心征程”后持续红色精神的延续。从焦裕禄精神的感召到童心的守护,从服务乡亲的温情到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再到校地合作新篇章的开启,郑州经贸学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实践从未停止,服务乡村、建设祖国的使命永远在路上,越来越多的他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与感悟,继续前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郑州经贸学院供稿)
来源:河南经济报-河南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