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溪洋‖烟火巷:夜市里的热辣江湖
作者: 冰溪洋
傍晚七点的云霞还没褪尽,街角的路灯先打了个哈欠。电线杆子上的旧灯泡闪了三下,像是在试探夜色的深浅。“哐当”一声,老刘的三轮车碾过碎石子,车斗里的铁架撞出脆响——这声响像个开关,沉睡的巷子忽然醒了。东边的帆布篷“哗啦”抖开,西边的卷帘门“嘎吱嘎吱”往上爬,穿蓝布衫的女人扛着折叠桌跑过,塑料凳腿在地面拖出“刺啦”的尾音。
空荡的街道转眼被摊位骨架填满。穿花围裙的大姐往铁架上挂招牌,“秘制烤冷面”四个字亮起来,“冷”字缺了一角,倒像是结了层白霜。空气里飘着生肉的腥、香菜的鲜,还有冰桶里漏出的甜丝丝的凉,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暮色里悄悄攒着劲儿。
灯是这里的主角。烤串摊的白炽灯把肉串照得油光锃亮,鸡翅上的焦皮泛着琥珀色;水果摊的暖光灯让西瓜瓤红得淌蜜,芒果块黄得晃眼。穿露脐装的姑娘举着手机拍照,屏幕光映在她咬了一半的章鱼小丸子上,芝麻粒都闪着星星。
声音紧跟着炸了锅。炒粉师傅的铁铲和铁锅在吵架,“锵锵锵”的争执里,米粉和鸡蛋跳着滚烫的舞。油炸锅里的鸡柳在尖叫,“滋滋滋”的声浪刺破人群的嗡嗡。穿迷彩裤的大哥举着扩音器喊:“烤生蚝!十块钱三个!”话音刚落,卖冰粉的阿姨就接了腔:“红糖冰粉加糍粑——凉飕飕嘞——”尾音裹着甜气,在烟火里打了个旋。
餐桌区永远最热闹。穿西装的男人扯掉领带,和工友碰着啤酒罐,“嘭”的脆响溅出几点泡沫;穿校服的女生抢最后一串烤面筋,笑声比冰汽水的气泡还多;抱孩子的妈妈一边擦娃嘴角的酱汁,一边提防着乱跑的小家伙,嘴里念叨“慢点”,眼里却盛着笑。
鼻子在这儿得学会站队。烧烤摊的孜然和辣椒是霸道的将军,带着炭火的焦香横扫全场;螺蛳粉的酸笋像个暴脾气邻居,一开口就让人皱眉,却又忍不住凑过去;臭豆腐更绝,远远放着“狠话”,凑近了才发现藏着温柔的豆香。忽然一阵风来,把水果摊的甜香和冰饮的凉气卷到一起——刚被辣得直吸气的食客们,顿时眼睛一亮。
舌头才是最后的赢家。冰酸梅汤滑进喉咙,像有股清泉从舌尖漫到脚心;烤串咬下去的第一口,油脂在嘴里炸开,烫得直哈气,却舍不得松口;花甲粉的汤汁鲜得能把舌头吞下去,辣得鼻尖冒汗,偏要配着冰啤酒一口闷。
夜深了,第一盏灯开始打盹。穿黄马甲的环卫工推着车来,扫帚“沙沙”划过地面,扫起竹签、纸巾和几滴没擦净的油渍。摊主们收拾家伙,铁架“哐当”叠在一起,塑料袋“窸窣”装着剩下的食材。炒粉师傅直起腰,掏出毛巾擦后背,汗湿的布料拧出的水,“嗒嗒”滴在地上,像在数今天赚了多少辛苦钱。
最后一辆三轮车离开时,天边已泛了白。空气里还飘着淡淡的烟火味,像给巷子盖了层薄被。明天太阳升起,这里会变回整洁的街道,但傍晚一到,灯泡还会亮,油锅还会响——那些带着疲惫和期待的人,还会涌进这热辣辣的江湖。
因为他们知道,这里的烟火里,藏着城市最真实的心跳:不用端着架子,不用算着得失,只要一口热乎的,一声热闹的,就够了。这大概就是夜市的魔力,粗粝,却让人离不开
作者简介:冰溪洋(系笔名),原名杨锡冰,男,河南信阳商城人,娱评人、资深博主,河南省微电影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其大量作品覆盖中国作家网、央视网、人民网、凤凰网、中国知网、大河网、顶端新闻、大象新闻、今日头条、百度、网易新闻、搜狐新闻、简书等众多主流网络平台。曾荣获责任中国——人民网2011年度、2012年度十大社会责任博客,人民网2014年度十大微博网友;央视网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精英博主奖、2012年度十大人气草根博主奖、2013年度十大草根名博;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2024年度顶端文学十佳散文创作者、2024顶端人气创作者TOP100;入围“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评选”200名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