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收取三年租金的背后,藏着雨润更大的危机
记者丨宁晓敏
实习生丨陈欣
出品丨鳌头财经
据极目新闻等媒体报道,雨润集团旗下成都濛阳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商户反映,近期接到市场管理方通知,要求一次性缴纳3年租金,让商户们倍感压力。
尽管市场方面回应称“不是强制要求”,但这家市场的很多老商户都还记得十年前那场租金风波。据中新社等媒体报道,成都濛阳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是雨润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管理方,由雨润集团投资管理。2015年,因该农产品交易中心单方面要求蔬菜批发商将15年租期改为20年,并要求一次性缴纳20年摊位租金,引起商贩不满,62名商贩集体诉讼。
2010年后雨润大规模跨界扩张,从主业食品加工急速切入地产、物流等七大领域,过度多元化让雨润埋下了债务隐患。据证券之星、时代周报等媒体报道,2015年起,公司因创始人法律纠纷、地产业务资金链断裂等问题陷入危机,负债一度达到千亿规模。
自2019年从父亲祝义财手中接棒后,祝媛执掌的雨润食品(01068.HK)仍未摆脱亏损困境。年报显示,2024年,雨润食品实现营收9.9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滑29.64%,连续5年呈负增长,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收窄至3900万港元,过去3年累计亏损2.02亿元。
更严峻的是公司流动性压力持续加剧。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由2023年的168.12%攀升至209.71%,债务结构呈现恶化。其中3.44亿港元银行借款及2.51亿港元预提利息发生逾期,而公司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仅4100万港元。即便将2.39亿港元非流动资产全额变现,仍无法覆盖短期债务缺口。
2015年创始人祝义财涉案被查成为雨润发展转折点。江苏雨润2016年首次债务违约后,企业便陷入了漫长的债务泥潭。最高人民法院(2018)最高法民辖终315号民事裁定书中记载,“雨润肉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祝义财自2015年3月23日被执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致使整个雨润集团的融资环境急剧恶化。”
2021年雨润引入资本成立“雨润精选”化债平台,并与债权人签订对赌协议,暂时获得了喘息之机。但那份 “2023-2025年净利润总和不低于20亿元、2026年不低于50亿元且2027年提交IPO” 的业绩对赌成了悬顶之剑。据证券时报报道,祝义财控制下的雨润,仍面临不小的对赌压力。如果证券化平台未能兑现上市目标,则证券化平台和雨润控股将现金回购债权人的全部转股债权本金;如果证券化平台及雨润控股未履行股份回购义务,那么债权人有权要求处置相关资产用于偿债。
雨润旗下两大上市平台的财务数据显示:中央商场近5年总资产缩水23亿元,多数资产为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部分项目停工逾期;资产负债率常年超92%,短期偿债覆盖率很差,2025年出现约50亿元债务本息与3.1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的巨大缺口。
根据阿里资产拍卖公开信息,有6家银行对雨润精选平台的股权资产进行处置,处置金额共计60.85亿元。根据京东拍卖平台的公开信息,有5笔雨润集团下的债权在被公开拍卖,债权人分别为中国长城江苏省分公司、中国信达黑龙江分公司、江苏新沂农村商业银行等。业内人士认为,金融资本选择撤退,对赌协议的达成概率更成为问号。
在此背景下,有业内人士认为,濛阳批发市场一次收取3年租金的做法,不排除是雨润为了完成“2023-2025 年净利润综合不低于20亿元”的业绩对赌,而将农产品批发市场当作 “现金奶牛” 采取的透支行为。
问题在于,即便完成了眼前的对赌协议,雨润又该如何完成2026年不低于50亿元净利润的对赌协议?对雨润而言,这才是更值得警惕的危机。一旦对赌失败,濛阳市场易主,商户预付的3年租金又该向谁追索?
事关商户生计和民生安全,提前收取3年租金一事背后的风险,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