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上线TizzyAI,“无广告”AI搜索横空出世,搜索赛道烽烟再起
继抖音推出智能搜索App“AI抖音”后,百度悄然上线AI搜索应用“TizzyAI”,首次打出了“无广告”的旗帜,将沿袭二十余年的搜索商业模式拦腰斩断。这样一来,两大巨头在AI搜索赛道狭路相逢。
当前,全球搜索引擎市场正经历从"关键词匹配"到"智能理解"的范式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百度推出TizzyAI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通过差异化竞争,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解决传统搜索引擎饱受诟病的广告过多问题,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那么,TizzyAI的发布将如何影响百度业绩?又能否在强敌环伺的智能搜索市场脱颖而出?
TizzyAI能否成为百度新的增长引擎?
新产品实际体验后不难发现,该产品的界面设计确实贯彻了 “减法” 理念 —— 不仅没有弹窗干扰和信息流推送,就连底部导航栏也仅保留了 “搜索” 与 “资源库” 两个核心入口。
进入 “TizzyAI” 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产品 Logo 及 Slogan,下方则是搜索框,旁边配有从右至左滚动的搜索推荐词。
在搜索框内,用户既可以通过打字输入问题,也能直接语音提问;同时,搜索框支持切换自动模式与深度模式:自动模式下,系统会智能识别问题并快速给出答案;深度模式则侧重强化推理过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分析。
以自动模式为例,当输入 “适合夏季度假的地方” 后,“TizzyAI” 大约 10 秒就能完成作答。与深度模式不同,自动模式会略过思考环节,直接呈现 2025 年夏季适宜的避暑度假地推荐。推荐结果依据海拔高度、北方地域、特色生态等地理因素进行分类,每个度假地都附有详细的推荐理由分析,还会总结当地的特色美食等信息,基本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除了基础的智能搜索应答功能,“TizzyAI” 最具特色的功能当属影视资源与短剧资源的查询服务。
点击底部导航栏的 “资源库”,即可进入影视与短剧资源区。其中影视专区设有今日推荐、精选片单等频道:今日推荐板块展示的是平台自动筛选的口碑佳作,精选片单则汇集了奈飞、豆瓣电影、爱奇艺、AppleTV、哔哩哔哩等平台的热门剧集。目前影视专区已涵盖电视剧、电影、综艺、动漫、纪录片等多个类别。
不过实测发现,“TizzyAI”的影视资源无法直接播放,采用的是 “聚合跳转” 模式,本质上是通过 AI 整合全网播放源。
点击某部电影后,系统不会直接跳转至播放界面,而是进入搜索页面,由 AI 汇总部分播放链接,用户可通过这些链接观看剧情。此外,搜索页面末尾会提示:“建议优先选择官方渠道观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
相比之下,短剧专区的内容更为实用,主要收录当下热门的竖屏微短剧,更新速度与主流平台保持同步,且支持倍速播放,整体观看体验流畅。
红海突围战:TizzyAI面临持久战
当前智能搜索市场已形成"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和字节旗下的“AI抖音”相比,“TizzyAI”的搜索深度更优(尤其复杂问题拆解),但内容趣味性不足。
和夸克的“极简搜索”相比,其AI生成式回答更智能,但工具类功能(如翻译、文档处理)缺失。
和百度自家的AI搜索功能相比,无广告的纯净体验是最大优势,但百度百科、百度经验等生态资源尚未完全打通。
各家的竞争策略也各不相同。字节跳动依托抖音的庞大用户基础和内容生态,强调娱乐性和社交属性;夸克则走"工具+内容"路线,满足用户一站式需求;而百度TizzyAI则选择了"技术深度+纯净体验"的差异化路径。
这种多元化的竞争格局有利于行业创新,但也意味着任何新入局者都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主张才能立足。
TizzyAI作为百度为数不多的AI搜索产品,“TizzyAI”的核心竞争力很清晰:用大模型重构搜索体验,靠“无广告”切中用户痛点。
适合追求高效信息获取、讨厌干扰的用户,尤其在深度分析、决策辅助场景中表现还可以。但影视资源的版权合规性、功能完整性(如工具类服务)、响应速度优化,仍是其从“可用”到“好用”的关键门槛。
只是,TizzyAI的影视资源聚合功能虽然方便了用户,但也面临着严峻的版权挑战。当前,TizzyAI采用"聚合跳转"模式,不直接托管内容,而是通过AI技术整合全网播放源,这种方式在版权法律上仍存在灰色地带。
虽然App会提示用户"优先选择官方渠道观看",但这一功能的合规性仍需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可能的版权纠纷。
百度显然意识到了这一风险,在技术实现和用户提示上都采取了谨慎态度。但长远来看,要想在这一领域持续发展,百度可能需要与更多内容平台达成正式合作,通过合法授权的方式获取资源。
这不仅能够规避法律风险,还能提高资源质量和稳定性,提升用户体验。在这方面,百度可以借鉴其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的经验,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来巩固市场地位。
结语
宏观来看,TizzyAI的推出是百度AI战略的重要一环。其成败将检验百度能否在AI时代重构搜索价值——从“流量贩卖”转向“决策赋能”。
短期阵痛难免,但若能突破响应速度与生态协同瓶颈,或可成为百度继智能云后的第二增长曲线。然而,在DeepSeek等强敌环伺下,留给百度的窗口期并不宽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