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济源路街道:党建领航多元共治 探索基层善治“幸福源”
正观新闻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崔丹凤
今年以来,上街区济源路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聚焦民生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社区社会组织、“两企三新”等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发挥核心引领,创新实施“党建+”。各社区探索创新,提升治理效能。三湾街社区打造“四微一星”模式,通过“郑向上·同心源”先锋课堂宣传典型,建立“需求清单-派单-接单-评单”闭环机制,截至目前,精准处理居民需求385件、实现心愿55条。新华街社区深化“网格聚力·幸福邻里”品牌,为特殊群体建立“一户一档”,走访185人次。中安街社区推行“红网聚力 先锋入格”及“党员积分+网格积分”双积分管理,骨干党员下沉微网格,处理问题130余件,办结率100%。
建强社区阵地,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围绕优化空间布局,整合共享资源。东方社区科学分区,集成便民服务、非遗工坊、绿植角等全龄化功能,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商业街社区引入点津问道教培机构等社区合伙人。三湾街社区成功举办3场“公益市集”,形成“社区搭台、商家让利、群众受益”可持续公益生态。中安街社区拓展“空间领域”,搭建“码”上服务平台,完善“15分钟党群服务圈”,一口接入60余项便民服务及周边商业信息。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扎实办好民生实事。通过摸底调研、走访等了解群众需求,运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行“网格民情茶话会”“楼栋议事角”等召开协商议事会,商讨解决方案,完成路灯更换维修、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等民生微实事。三湾街、新华街、淮安社区分别推出平价食堂、高龄独居老人定制餐食、建立空巢独居老人健康档案等做优为老服务。民安、东方、淮安社区开设“国学公益课堂”“四点半公益课堂”等关爱青少年成长。
聚焦鼓励引导,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依托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多样活动500余次,影响和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实现社区社会组织覆盖文体、慈善、矛盾调解等多个领域,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夏侯社区百灵鸟戏曲队展演吸引近万人次观看,带动周边商户形成临时市集。
做好志愿服务,温暖辖区群众。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切实推进志愿服务工作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组织开展“郑能量 锋火传 服务改革建新功”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各社区联合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团体开展健康义诊、应急救援等多样化活动,实现服务资源与群众需求“点对点”高效对接。
加大工作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在刊发《社治有声》海报的基础上,推出《社治有声》直播栏目,邀请优秀社区书记、社区社会组织等走进直播间,实时分享社区动态亮点,讲述社区故事、传递治理温度。截至目前,海报已刊发6期,直播已开展4期,单场最高观看量突破600人次,居民线上留言互动超200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