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努力是不是越来越廉价?

大河说事 原创

2025-07-17 15:45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努力的价值与回报呈现出显著差异。当“开荒赛”落幕、“排位赛”开启,努力的回报率逐年走低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这种变化背后,是时代逻辑、社会结构与技术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理解这一变迁,或许能为个体在新环境下的选择提供方向。

01 时代逻辑的转变:从“无主之地”到“既定格局”

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类似美国西进运动的“开荒时代”,充满了原始机遇。彼时,个体只需克服一定困难,便能通过开拓“无主资源”实现阶层跃升,努力与回报的关联直接而紧密。

但当“无主之地”被分割殆尽,“开荒赛”便转为“排位赛”。此时,资源已被“农场主”们掌控,普通人的角色从“开拓者”变为“长工”:接受KPI考核、被管理制度约束,即便能力出众,也可能因非能力因素(如血缘、人脉)难以突破阶层。就像那些“拼命鸡娃”的家长,并非不明白努力回报率的下降,只是在既定格局中,读书成了少数能自主把握的路径。

02 社会规训与结构固化:个体的 “原子化” 困境

企业与个体的目标差异,加剧了努力价值的稀释。企业需要的是“执行力强、忠诚度高、私心少”的“螺丝钉”,而那些“心比天高、有自主想法”或有创业潜力的个体,往往被视为不稳定因素。某HR曾坦言,他们的任务之一便是“磨灭员工斗志,将其原子化”——通过规训与打压,让个体局限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丧失长远视野与跨领域思考能力。

绩效主义的异化更让这种困境雪上加霜。过度细化、短期化的KPI,迫使员工聚焦即时任务,逐渐沦为“齿轮化”的执行者。这也解释了为何大企业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当个体被训练成“羊”,便难以承担“狼”的使命。

“外包化”的蔓延则进一步压缩了个体的上升空间。如今许多团队中,仅项目组长为正式员工,其余全为外包——这类岗位缺乏归属感与晋升路径,企业也无意培养,对刚毕业、心气正足的年轻人而言,无疑是巨大打击。这种模式正逐渐形成恶性循环,某种程度上是对日本职场生态的效仿。

03 技术放缓与生态位垄断:普通人的 “边缘化”

技术进步的放缓,使得努力的价值与多数人渐行渐远。当技术迭代进入“神仙打架”的阶段,其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锐减,资源与机会更多向“农场主”阶层集中。而占据生态位的既得利益者,还会主动打击后来者,进一步固化格局。

但需清醒认识到:职场从来不是普通人翻身的主要路径。即便在经济上升期,“读书进职场、爬天梯”也只是一道“窄门”,能借此彻底翻身者寥寥。“读书改变命运”的神话,仅在特定历史时期(如中国恢复高考后、美国二战后)成立;随着高等教育普及、阶层板结,其“跃迁”效能已大幅下降。

更关键的是,多数人的努力属于“同质化努力”——沿着前人路径、做着相似的事。当这类工作门槛未被拉高(如程序员行业,因培养路径透明、高校批量输出而过剩),个体便陷入“内卷”,努力的回报自然被稀释。

04 商业社会的流动性:M型结构下的突围可能

尽管“排位赛”格局固化,但商业社会仍保留着巨大流动性,与中国古代“权力+农业社会”的彻底固化截然不同。

古代社会中,富人可通过“耕读传家”延续优势(当官或当地主),而穷人因收入仅够糊口,无力投资教育或土地,几乎丧失翻身可能。但商业社会存在“创造性破坏”:产业变革(如 AI 的出现)会摧毁旧格局,即便是巨富也难把握时代脉搏。

这种流动性催生了“M 型社会”:一端是雄心勃勃的草根,凭借冒险与运气突围;另一端是依托父辈资源的二代,占据先发优势;而无显著特点的普通人则处于中间。就像古代攻城战的“先登者”——并非第一个登城者,而是在无数人牺牲后,幸运完成收尾的人,草根的突围往往需要“尸山血海”般的试错。

AI的发展更强化了这种流动性:它淘汰同质化、可编码的努力,却为拥有独特创意、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人机协作能力的人创造机会。如今已有不懂编程者借AI做出优秀游戏,普通人若能从“用 AI 提问”开始探索,便能抢占先机。

05 未来的生存逻辑:超越 “努力” 的单一维度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努力”的内涵已变得复杂:

家庭的积累至关重要:父母的努力可为后代铺垫起点;

警惕规训的陷阱:过度符合公司价值观、绝对服从的 “优秀员工”,可能沦为丧失自主能力的 “废人”;

保留个性与好奇心:这是对抗同质化的唯一出路;

拥抱风险与运气:财富本质上是 “手艺 + 冒险” 的补偿。

即便能力与运气有限,也无需焦虑——当下仍是中国历史上对普通人最友好的时期,善用手头资源,依然能把日子过好。

未来最“爽”的群体,或许是这三类人:

1、极度热爱某事、能在互联网找到生态位的人;

2、从竞争中突围的大佬;

3、懂得用有限资源享受生活的人。

真正的输家,并非努力后未成功的人,而是总羡慕他人、试图复制别人人生而不得的人。

努力从未真正 “贬值”,只是在不同时代,它需要与时代逻辑、个体特质、风险意识相结合,才能绽放价值。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