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些症状,你可能是中暑了!

正观登封 取材网络

2025-07-17 11:46

盛夏来临,高温天气,高温中暑风险增加。但是,大部分人只听说过中暑,却完全不知道其严重性……  

大家不要以为中暑后回家休息就好了,一定要提高警惕、科学处理。  

中暑严重可致命 及时救治很关键     

中暑是高温、高湿环境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热量蓄积在体内引发的一系列生理损害,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不同阶段的患者症状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  

先兆中暑    

主要症状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乏力、头晕,或者出现肌肉痉挛如小腿抽筋,体温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低于38摄氏度),可能伴有恶心、注意力不集中。

处理方式: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淡盐水等,同时松开衣物,用湿毛巾降温,避免继续剧烈运动。  

轻度中暑       

轻度中暑患者一般会出现体温升高(38~40摄氏度)、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快而弱、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一过性晕厥。

处理方式:将患者转移至阴凉处,脱去多余衣物,用冷水擦拭或敷冰袋于颈部、腋窝等处帮助患者降温,并及时补充水分,补水时注意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如果上述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或加重,可能会发展为重度中暑,需紧急就医。  

重度中暑       

这是中暑比较严重的阶段,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热痉挛  

多见于青壮年健康人群,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下进行训练时,训练过程中或训练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肢体或腹壁肌肉抽动,导致肢体活动受限、腹痛,一般持续时间为数分钟。

热衰竭  

热衰竭,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表现为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肌痉挛、心率明显增快、直立性血压或一过性昏厥等。此时,患者体温升高,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如不能及时诊治,可能会发展为热射病。  

小心容易中暑的这4种情况     

特殊人群风险高     

当气温高于32摄氏度、湿度高于60%时,汗液蒸发散热受阻,体温易快速上升而发生中暑。无风或通风不良的环境如密闭房间、地下室、车内等,会加剧热量积聚,也容易引发中暑。注意,湿热天气如桑拿天,比干热天气更容易引发中暑。

不良行为或习惯     

水分补充不足,如长时间不喝水,或仅喝高糖饮料,会加速脱水。穿不透气的紧身衣、防护服,或婴幼儿被包裹太厚的情况,都容易发生中暑。饮酒或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因酒精利尿可导致脱水,咖啡因可能加速心率和代谢,使体温升高。睡眠不足或疲劳,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耐热能力也会下降。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