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制药联手国家基金委,三年砸9000万猛攻医药“卡脖子”难题
一家中国药企与国家最高科研机构联手,用“企业出题、科学界答题”的新模式,向医药创新的最难关发起冲锋。
2025年6月30日,北京举行的一场签约仪式为中国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带来历史性突破。齐鲁制药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总规模9900万元的联合基金,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医药健康领域的首次破冰合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与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张明会的手握在一起时,中国医药创新的新路径就此开启。
“没有原始创新的‘从0到1’,就没有产业创新的‘从1到100’。”张明会道出了医药创新的核心逻辑。这次合作瞄准免疫失调、细胞异常增殖等五大核心疾病领域,为解决我国医药领域长期存在的“卡脖子”难题提供全新路径。
破冰之举:9900万基金背后的战略考量
医药健康领域首次纳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体系,这一突破性合作背后是严峻的现实挑战。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例长期徘徊在6%左右,与全球主要科技发达国家约15%的水平存在显著差距。
医药行业尤其如此,尽管创新药不断推出,但绝大多数属于跟踪或模仿创新,缺乏具有转化价值的新机制和新靶点。
齐鲁制药以“出题人”身份参与国家基础研究,开创了产学研协同的创新模式。根据协议,齐鲁制药将在三年投入90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按1:10比例配套900万元。
“企业出题、科研界答题、基金委组织专家评审”——这一协同机制直指科研成果转化难的痛点。
联合基金将聚焦五大疾病领域:免疫失调、细胞异常增殖、基因突变与表达调控异常、代谢失常及神经系统疾病。这些领域覆盖了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也是全球医药创新的核心战场。
窦贤康指出,这一合作具有历史意义:“齐鲁制药等医药企业作为首批加入联合基金的资助方,与基金委共同开启这一征程具有深远意义。”
研发升维:科技齐鲁的全球布局
齐鲁制药的研发投入强度令行业瞩目。公司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2%,“十四五”期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00亿元。
5000人的专职研发团队和百余名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领军人才,构成了中国医药产业中少有的研发力量。
公司已建立中美联动的六大研发平台支撑的国际研发体系。这种全球化布局使齐鲁制药能够整合国际前沿技术与资源,推动创新药全球同步开发。
2025年前五个月,公司已有4个创新药获美国FDA临床批准。
在创新药管线方面,齐鲁制药已布局80余项国家一类创新药项目,其中20多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一系列创新成果加速上市: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药物“启新可”、全球首个组合抗体药物“齐倍安”等国家1类新药相继问世。
齐鲁制药同时在国际市场建立影响力。公司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稳定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全球约15亿患者使用“齐鲁好药”。
创新药爆发:5款1类新药竞逐全球前沿
2025年成为齐鲁制药创新药研发的爆发之年。截至5月,公司已有5款1类新药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覆盖三抗、ADC等前沿技术领域。
注射用QLS5132 是国内首个针对同类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ADC),靶向新兴实体瘤热门靶点,填补了国内该靶点创新药研发空白。临床前数据显示其具有强大的肿瘤抑制效果,目前全球尚无同靶点ADC药物上市。
注射用QLS4131成为国内首个覆盖血液肿瘤与自身免疫双领域的1类生物新药。这款BCMA/GPRC5D/CD3三抗药物已实现中美双布局,其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于2025年2月底获得美国FDA临床批准,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也于4月30日获批国内临床。
QLS1209片作为同类靶点国内首个获批临床的高效选择性抑制剂,针对特定基因改变的肿瘤患者开发。QLS12010胶囊 则瞄准特应性皮炎、化脓性汗腺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三大自免疾病领域,有望为全球数亿患者提供新治疗方案。
QLS1304片的创新突破体现在中美双报获批临床。4月获得美国FDA临床默示许可后,近日又获批快速通道资格,在ER+/HER2-乳腺癌模型中展示出强劲的抗肿瘤疗效。
仿创结合:高增长潜力品种持续收获
在创新药全面发力的同时,齐鲁制药在仿制药领域同样硕果累累。2025年7月15日,公司申报的4类仿制药盐酸决奈达隆片获批生产,成为今年获批的第15个品种。
盐酸决奈达隆片是抗心律失常药物,近年来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额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2024年销售额超过1.4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增速达38%。该产品在抗心律失常药排名中,从2023年的第四位跃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第二位。
2025年获批的15个品种覆盖多个治疗领域:全身用抗感染药物(10个)、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9个)、消化系统及代谢药(4个)等。其中多个品种为国内首批获批:伊布替尼片、枸橼酸伊沙佐米胶囊、氨磺必利注射液、注射用奥氮平为国内首仿+首家过评。
仿制药研发的厚积薄发使齐鲁制药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公司累计上市320余个产品,实现“从头到脚”药品保障全覆盖。
在一致性评价过评数、首家过评数、国家集采中标数量上保持行业“三领跑”地位,2024年度位列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第三。
市场领跑: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健康守护者
齐鲁制药的产品线覆盖之广令人瞩目。从心脑血管、抗肿瘤到罕见病药物,公司实现了“从头到脚”的药品保障全覆盖。
在高端制剂技术领域,齐鲁制药走在行业前列:微球、微晶、口溶膜、脂质体、软胶囊、纳米粒、亚微乳、预灌封等十余款新型高端制剂相继上市。
公司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全员、全过程守护药品质量,以“精品”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种对质量的坚持使齐鲁制药成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产品稳定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全球约15亿患者使用“齐鲁好药”。
在集采政策常态化背景下,齐鲁制药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和过硬的质量优势持续领跑。公司国家集采中标数量位居行业前列,确保优质药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张明会表示:“我们坚持长期主义,瞄准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领域,坚定不移持续加大投入,期待在新靶点、新治疗领域和新型复杂制剂方面快速取得突破,打造国民好药,不断满足临床未满足需求。”
三年9000万企业投入、基金委1:10配套支持——齐鲁制药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合作开创了“企业出题、科研界答题、基金委组织专家评审”的创新机制。
随着QLS5132等5个1类新药临床试验获批,以及盐酸决奈达隆片等15个新品种上市,齐鲁制药的创新管线已覆盖ADC、三抗等全球前沿领域。
手握80余项国家一类创新药项目,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齐鲁制药正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跨越。张明会展望未来:“加速实现生物医药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